《狗十三》父母說“打是親、罵是愛”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青春是什麼?青春是十三歲少女明媚的臉,粉刺爬滿額頭。

《狗十三》這第一個特寫就給故事定了調——真實。

《狗十三》父母說“打是親、罵是愛”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本片是曹保平的學生焦華靜編劇的畢業作品,這個80後女孩不矯飾不遮掩,毅然撕開青春傷痕的痂,流著膿淌著血也要訴說,還我們一副原生態的家庭圖景——有別於傳統敘事裡的溫馨,《狗十三》裡聚焦的,是成長的殘酷。

少女李玩由爺爺奶奶撫養,父親與後母瞞著她生了個弟弟,被爺爺喚做“昭昭”:“這回是個兒子,不能像李玩的名字起得這麼隨意了。”

憑藉著這點歉疚,她得到了全家人的關心——直接體現為一條寵物狗的到來。

李玩叫它愛因斯坦,代表著她對物理學的熱愛;愛因斯坦也很快成了李玩的精神支柱,他們同吃同住,同寢同眠,可最快樂的時光總是倏忽過去——

爺爺把愛因斯坦弄丟了。

《狗十三》父母說“打是親、罵是愛”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丟了狗也不盡力去找,知道李玩愛滑旱冰,就由後母出面買了雙直排輪滑鞋作為補償,甚至還買了條和愛因斯坦一模一樣的可卡犬送她——都做到這一步了,還想怎麼樣呢?夠抬舉這小丫頭了。

誰知李玩竟“不識好歹”,不找到愛因斯坦不罷休。跑遍全城,無心上學,甚至推倒了前來阻攔的爺爺,簡直什麼都不顧了。

她父親終於罵了一句:這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兒呢?

看得我心頭一驚,這好像也是我剛剛的想法——儘管它只是瞬間掠過一下下。

從什麼時候開始,我也步入“懂事”的行列了?

《狗十三》父母說“打是親、罵是愛”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大概是從小到大潛移默化,家人沒時間陪我,他們給的一向是有條件的愛。就像李玩一樣:考到全班第一,父親才答應帶她看一次天文展。

所謂的“懂事”、“顧大局”、“識大體”都是一樣的,無非是個人服從集體,認清自己在一個家庭權力結構裡的位置。

剛丟掉愛因斯坦的李玩還沒來得及“懂事”:她是個女兒,首先就輸給了男尊女卑的傳統;父母離婚把她丟給爺爺奶奶,更是雪上加霜;等到後母被娶進門,又生了兒子,李玩就徹底沒了立足之地。

她唯一所有的資本是父親的愧疚,然而現在這麼一鬧,那點資本可經不起折騰。

李玩不“懂事”,就意識不到自己的岌岌可危,竟然還在迷物理,還在迷“平行世界”,還在迷《時間簡史》——被她爸爸飯局上的領導貶為“小孩子看的書”。

這些老男人們教育李玩,要多讀國學,多看老子、孔子。在酒桌上聽前輩一席話比什麼課程都受益終身;看天文展?沒用!

難怪李玩無論如何也要找回愛因斯坦,有時候,狗比人更適合溝通。

《狗十三》父母說“打是親、罵是愛”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後來的後來,我們都成了乖孩子,努力學習,天天向上;李玩也成了乖孩子,飯局上的叔叔遞給她一盤狗肉,空氣瞬間凝結——所有人都緊張著怕這叛逆女孩會不會想到愛因斯坦而突然爆發——

結果李玩只是頓了頓,咬了下去,笑道:謝謝叔叔。

如此悚然又悲涼的一幕!

是麻木了嗎?是冷血了嗎?

並不,這只是缺愛的孩子的生存之道,我們沒有選擇。

原來“懂事”是這麼殘忍的一個過程!

《狗十三》父母說“打是親、罵是愛”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我想到《青蛇》,白素貞趕走小青時淌下兩行清淚,那野性未馴的小青問那是什麼,白素貞愴然一笑道:“也好,你連眼淚都不知道是什麼,等你懂得了你會好痛苦的。”

而今天曹保平和焦華靜用一個簡簡單單的,狗和十三歲少女的故事就說盡了成長的痛苦;可能有人會講,這都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父母都是為孩子好。

然而孩子又做錯了什麼?他們本來是被動地來到這世界上;《小偷家族》有句臺詞說得好:“生下孩子就自然成為母親了嗎?”

盡不到為人父母的責任,等造成了傷害才自我陶醉地嘆一句:我都是為了你好!

還是要感謝《狗十三》這部電影,提醒了我們這些“李玩”們更應該好好長大。我們甚至能實現夢想,甚至能登上人生巔峰,但過去的傷害就是傷害,傷害沒有任何價值;我們只不過是在看透了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我們只不過是在“懂事”了之後依然沒忘記那個“愛因斯坦”,沒忘記我們曾想成為怎樣的大人。

《狗十三》父母說“打是親、罵是愛”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