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菱科技股價2月翻倍後解除股權轉讓協議,南京紅太陽角色存疑

真金需要火煉,患難方見真情。對於八菱科技(002592.SZ)的實際控制人楊競忠而言,南京紅太陽金控供應鏈有限公司(下稱“南京紅太陽”)的實控人楊壽海無疑是解救其股權質押危機的大救星。只是隨著近來八菱科技股價的飆升,公司股權質押危機也隨之消除,此前簽訂的《股權轉讓意向協議》卻無疾而終,在市場人士跌碎一地眼鏡之餘,公司股價是否還能維持上漲趨勢也待驗證。

溢價近一倍的股權轉讓

八菱科技10月17日晚間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楊競忠擬將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5666.62萬股(佔公司股份總數的20%)轉讓南京紅太陽,初步確認價格為20元/股,雙方已簽署《股權轉讓意向協議》。

在公告公佈之時,八菱科技10月17日收盤價為10.18元,20元的轉讓價較之溢價達到96.46%之多,實為今年以來較為罕見的案例。

當時在引發市場人士一片驚歎之餘,股價在10月18日出現一個漲停之後也並未有太多搶眼的表現,此後一個月基本圍繞11元上下震盪運行。

在經過近一個月時間的震盪之後,八菱科技的股價從11月12日開始出現小幅攀升的走勢,增量資金介入的跡象較為明顯,初始股價的漲幅均較小,不顯山不露水。但在11月22日觸碰漲停回落之後,連續三個交易日的回落洗盤使得盤面浮籌大量減少,為股價後續的強勢表現奠定了基礎。

從11月28日開始,八菱科技的股價開始出現持續上漲,一波7連陽的走勢使得股價升至16.73元,同時出現了這波上行中的第一個漲停板。此後漲停板出現的頻繁開始明顯增大,在12月17日再度漲停之後,股價已升至22.00元,較此前的協議轉讓價20元還高出了10%。

戛然而止的轉讓協議

此前,由於八菱科技深陷股權質押危機,公司多位大股東及高管均存在高比例質押股權的風險,甚至一度出現公告可能會被質權人依約進行強制處置的風險。不過隨著公司股價近來的大幅上行,這一危機早已被消除於無形,實控人再冒著失去公司控制權的風險轉讓股權已無必要,於是變化也就隨之開啟。

八菱科技在12月17日晚間公告稱,上述《股權轉讓意向協議》有效期為2個月,截至12月16日,協議有效期結束,雙方未簽署正式的股權轉讓協議,也未對協議進行延期。根據意向協議的此前約定,該協議自動終止。

在10月的《股權轉讓意向協議》簽訂之前,楊競忠及其一致行動人顧瑜、楊經宇合計持有上市公司11977.36萬股,佔公司股份總數的42.27%。若本次轉讓最終實施,楊競忠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比例將降至22.27%。

而在交易完成後,南京紅太陽將成為八菱科技第一大股東,其持股比例與公司實際控制人的持股比例較為接近,如公司實際控制人後續繼續減持公司股份或南京紅太陽後續繼續增持公司股份,則存在導致公司實際控制權發生變更的風險。

對此,楊競忠顯然也有所準備。

就在12月6日晚間,公司公告稱,黃志強(公司高管)、陸暉於12月6日分別與顧德逵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黃志強、陸暉擬分別將其持有的八菱科技中的466萬股、1556.18萬股協議轉讓給顧德逵,轉讓完成後,顧德逵持有八菱科技的股份數量為2022.18萬股(佔總股本的7.14%)。轉讓價格均為每股20元,轉讓總價為4.04億元。

第一財經記者發現,黃志強、陸暉擬協議轉讓的466萬股和1556.18萬股幾乎是他們持有的八菱科技全部的無限售股份,而他們和受讓方顧德逵在公告中公佈的通訊地址均為南寧市高新區高新大道東段21號,與上市公司的辦公地址完全相同。

如果此前轉讓20%股份的協議得到實施,公司控股股東楊競忠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數量將降至22.27%,而此次顧德逵收購的股份比例為7.14%,兩者相加將達到29.41%,如果是實控人方面收購了這7.14%股權,無疑將有助於其保住控股地位。公司實控人楊競忠之妻為顧瑜,其與顧德逵之間是否存在親戚或一致行動人關係,或需要上市公司方面做更為詳細地披露。

不過,隨著上述《股權轉讓意向協議》的終止,這種提前的籌劃顯然已失去了作用。

南京紅太陽的角色?

對於八菱科技方面來說,上述《股權轉讓意向協議》的簽訂和終止並未花費太多的資源,卻帶來股價翻倍的上行,可謂是收穫遠大於付出。但是,對於對手方南京紅太陽來說,在這一過程中究竟得到了什麼呢?

首先從南京紅太陽的經營範圍來看,供應鏈管理與諮詢;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國家限定企業經營或者禁止的進出口商品及技術除外);商業保理服務;經濟信息諮詢服務(不含投資信息);企業管理諮詢;商業諮詢;市場營銷策劃;市場信息諮詢;市場調查(不得從事社會調查、社會調研、民意調查、民意測驗)這些範圍似乎和八菱科技所主要從事的汽車零部件製造業和文化演藝產業關聯度並不大。

其次,記者注意到,南京紅太陽的法定代表人為楊壽海,其為上市公司紅太陽(000525.SZ)的董事長和實際控制人,是農藥領域的專家,但是和八菱科技目前的主營業務關聯度同樣不高。

儘管如此,在上述《股權轉讓意向協議》的簽訂和終止的2個月時間,八菱科技的股價卻上漲了一倍有餘,南京紅太陽在此期間究竟扮演了一個怎樣的股價“救火員”角色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