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起點” 建設“增長極”——懷化市科學佈局積極行動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

【編者按】近期,經國務院授權,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21個部委印發了《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正式獲批。示範區範圍包括衡陽、郴州、永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懷化、邵陽,總面積12.1萬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3234萬人。11月21日,省委、省政府召開開放強省暨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推進大會,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正式啟動。今天,國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懷化)建設推進會暨2018武陵山(懷化)國際健康產業博覽會又在懷化召開。“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歷史,巨輪滾滾,懷化,總被“眷顧”。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懷化積極作為,主動做好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各項工作,未來,必將屬於這片熱土。

站在“新起点” 建设“增长极”——怀化市科学布局积极行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懷化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本報記者 陸曉鵬 潘雨 攝)

12月7日,國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懷化)建設推進會暨2018武陵山(懷化)國際健康產業博覽會在懷化召開。這一天,對於懷化來說,意義非凡。這座城市,又將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上,昂首闊步,自信滿滿。

科學佈局,積極作為,做好做細做實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的“大文章”。懷化,已在路上。

站在“新起点” 建设“增长极”——怀化市科学布局积极行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佳惠城市共同配送中心(本報記者 潘雨 攝)

優化佈局:科學編制規劃方案

根據國家發改委批覆的《總體方案》,參照省裡的模式和分工,我市各有關部門正在積極安排專門力量研究制定我市承接產業轉移的具體實施方案,因地制宜確定承接重點、佈局重要項目、落實保障措施、健全工作機制,為推進示範區建設提供規劃引領以及政策、項目、機制方面的保障。

按照“抓龍頭、帶配套”的總體思路,結合我市生態資源優勢、特色優勢產業、勞動力資源條件和區位交通優勢,依託懷化國家高新區、懷化經開區、懷化國家農業科技園和 13個省級工業集中區,通過承接一批重點項目,吸引上下游配套產業入駐,力爭形成一批具有鮮明特色的支柱產業,著力構建“一縣一產業”“一園區一特色”承接產業發展格局。

站在“新起点” 建设“增长极”——怀化市科学布局积极行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懷化-明斯克中歐班列(本報記者 潘雨 攝)

引進項目:加快推進產業鏈招商

根據《總體方案》,精準把握我市承接的重點產業,我市將重點發展現代商貿物流、生態文化旅遊、健康養生(中藥材)、電子信息、農產品加工“五大千億產業”,重點培育壯大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先進儲能設備及配套、軌道交通配套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圍繞產業鏈建設推進產業集群發展,力爭到2020年培育5個百億級以上的產業集群。

我市還將繼續大力實施產業鏈重點項目“招大引強”。圍繞重點產業鏈,大力實施精準招商,持續引進聚集一批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產業鏈條長的龍頭項目和精深加工項目,開展補鏈、強鏈,力爭每年引進重點產業項目 80 個以上、落地資金 800億元以上,加速培育形成產業發展新優勢,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站在“新起点” 建设“增长极”——怀化市科学布局积极行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懷化經濟開發區一角(本報記者 潘雨 攝)

夯實平臺:提高園區項目承接能力

完善產業園區規劃。進一步完善全市園區發展規劃,著力構建“一廊兩區十三園”(懷黔千億產業走廊,懷化國家高新區、懷化經開區,13個工業集中區)園區體系。進一步壯大園區實力,重點發展2個千億園區(懷化國家高新區、懷化經開區)、10個百億園區。在懷化高新區已經升格為國家級高新區的基礎上,力爭用2至3年的時間創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3個以上。不斷健全完善園區項目准入、土地供給、人才引進、融資信貸等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大力實施產業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工程,突出抓好路、水、電、通訊、排汙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信息、物流倉儲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加快建設園區公共服務平臺,加快園區住房、生活服務、文化娛樂等配套設施建設。力爭到 2020 年,全市 15 個產業園區基本實現“七通一平”,80%園區實現產城融合,園區公共配套服務滿足度達到 90%以上,生活汙水垃圾、工業廢水處置率達到100%。

提升優勢:推進生態創新開放發展

我市深入落實《關於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貫徹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 全域推進五省邊區生態中心市建設的決議》,將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貫穿到承接產業轉移的全過程。按照“三城同創 建設甜甜的懷化”要求,著力實施藍天保衛戰、水汙染防治、土壤汙染防治、綠城攻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大力發展綠色產業,特別是生態文化旅遊產業、健康養老、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加工、現代服務業以及綠色工業,加快構建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生態經濟體系。

《懷化市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實施方案》《懷化市加大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行動計劃(2018-2020 年)》全面落實,力爭到 2020 年,全市全社會研發經費(R&D)投入佔GDP 比重達到2.5%,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00家以上,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50%。

大力實施“對外開放通道大建設、對外開放平臺大提升、深化區域大合作、對外開放環境大優化、對接 500 強大招商”五大開放行動。爭取國家層面儘快啟動張吉懷客運專線南延至桂林、靖永郴鐵路前期工作,抓實“全國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實現鐵海聯運,打通東盟、歐洲國際貿易大通道;主動對接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民營500強企業,抓好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駐點招商,積極開展“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

優化環境:狠抓營商環境提升

深入貫徹《懷化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整改方案》文件精神,牽住“最多跑一次”改革牛鼻子,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簡政減稅降費力度,推進貿易便利化,更好服務市場主體。

將來,我們要用好用活國、省支持承接產業轉移的各項優惠政策,研究出臺我市扶持轉移產業引進和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始終保持用最優惠的政策支持承接產業轉移有效發展。

著力優化項目建設環境。繼續推行“六聯”項目工作機制、“三個三”項目推進機制和“一線工作法”,依法嚴厲打擊涉黑涉惡勢力、鄉匪村霸及強攬工程等行為。著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在融資貸款、科技研發、要素保障、權益維護、產權保護等方面主動擔當作為、精準幫扶,努力營造“賓至如歸”的產業發展氛圍。(記者 朱帥)

站在“新起点” 建设“增长极”——怀化市科学布局积极行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站在“新起点” 建设“增长极”——怀化市科学布局积极行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