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2億歐元賣掉內馬爾?當年鑽的空子,現在該補上了

據《世界體育報》等西班牙媒體爆料,巴黎聖日耳曼已經同意內馬爾離開球隊,只要下賽季有其他俱樂部報價2億歐元就將放行。

巴黎2億歐元賣掉內馬爾?當年鑽的空子,現在該補上了

其實從內馬爾來到巴黎之後不久,就曝出了他想要回歸巴薩的新聞,據說巴西人曾致電巴薩高層向其哭訴。不管是真是假,反正內馬爾在法甲的確踢得不開心,他曾經抱怨法甲對手對其犯規太多,和隊友卡瓦尼也鬧出了矛盾,尤其是大巴黎距離歐冠冠軍還有一些距離。

巴黎2億歐元賣掉內馬爾?當年鑽的空子,現在該補上了

不過,巴黎其實有辦法留下內馬爾。除了精湛的球技以外,內馬爾給人們留下的另一個印象就是不成熟,場上場下遇到挫折時的掩面而泣便能證明這一點。據說,內馬爾轉會巴黎一事從一開始就不在他自己的掌控之中,完全是其父親和巴黎方面共同運作。想要安撫住這麼一名心智尚未成熟的年輕人,大巴黎並不缺手段,而且內馬爾的商業價值和表現一直都處於上升趨勢,如今卻要減價處理掉巴西人,主要原因恐怕還是歐足聯調查內馬爾交易所帶來的壓力。

巴黎2億歐元賣掉內馬爾?當年鑽的空子,現在該補上了

歐足聯的調查,是針對巴黎聖日耳曼引進內馬爾的過程中存在違反《財政公平法案》而展開的,因為這筆交易的確不符合歐足聯的相關要求,只不過在程序上鑽了空子。就在上週,穆里尼奧也對媒體表示,與巴黎聖日耳曼同屬城市投資集團旗下的曼城也違反了《財政公平法案》。那麼,歐足聯為何要制定這麼一部法案並極力維護,巴黎在引進內馬爾時,又用了什麼方法呢?

巴黎2億歐元賣掉內馬爾?當年鑽的空子,現在該補上了

《歐足聯俱樂部許可&財政公平法案》一書共有94頁,簡明扼要地說,這部法案的核心思想無外乎以下幾點:

減少轉會費和球員工資給俱樂部帶來的財務壓力,讓俱樂部的財務結構更加科學合理,讓球隊之間在收支平衡的範圍內競爭;鼓勵對青訓和基礎設施保持足夠投資,促進聯賽的長期健康發展。

當年的歐洲聯賽裡,也出現過類似於近幾年中超瘋狂投資的情況,安郅、馬拉加等球隊都有過富豪老闆瘋狂燒錢、而後撤資導致球隊陷入困境甚至瀕臨破產。那時的歐洲足壇,虧損經營與中超一樣,是普遍情況。在財政公平法案通過之前,歐足聯轄內718家支頂級聯賽球隊共虧損6億歐元,一半的球隊都處於虧損狀態。到2011年正式施行之前這個數字達到了17億歐元;54個頂級聯賽只有8個聯賽能實現盈利。

巴黎2億歐元賣掉內馬爾?當年鑽的空子,現在該補上了

基於這種情況,普拉蒂尼以十分堅決的態度推行了財政公平法案。針對當時的現狀,歐足聯從俱樂部的利潤水平入手,制定了一個相對“柔和”的監管標準:2013-2014賽季結束前,也就是法案實施的前3年,允許俱樂部累計虧損4500萬歐元;到2014-2015賽季末,允許累計虧損縮減為3000萬歐元,以後每3個賽季允許的累計虧損額,不得超過3000萬。對基礎設施建設與維護、青訓投資等歐足聯鼓勵投資的領域,則設有豁免條例,這些支出不計入經營虧損之列。

那麼法案施行以後,效果怎麼樣呢?自2011年實行開始,到上一個會計年度終了,這718傢俱樂部已經成功實現了總體扭虧為盈,利潤總額6億歐元,有29個頂級聯賽也實現盈利,比2011年多出了21個!

巴黎2億歐元賣掉內馬爾?當年鑽的空子,現在該補上了

從數據就可以看出,這個法案有效實現了“去泡沫”,馬競、多特蒙德等球隊的穩步崛起,要得益於這個法案的實施,而且歐洲足壇再也沒有出現馬拉加、安郅那種“幹一票就撤”的非理性投資情況。

不過,對於豪門球隊而言,這個法案還是造成了他們在買人時的不便,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各支豪門球隊研究出了兩條應對措施,一是與球員籤長約,通過合同年限的延長減少每年的攤銷開支金額,這一點學會計或者做財務的朋友很容易理解,參考一下無形資產攤銷準則便清楚。二是利用法案中對青訓投資的鼓勵政策,多籤一些18歲以下的球員,租借到衛星俱樂部中,踢得好的自己留著用,達不到標準的就賣掉,切爾西的“出租車”外號就是這麼來的。

巴黎2億歐元賣掉內馬爾?當年鑽的空子,現在該補上了

這兩項應對措施本身並無毛病,既符合會計準則的規定,也不違背歐足聯的初衷。但城市投資集團規避起法案來,吃相就不太好看了。他們規避法案的主要方法,是“左口袋轉右口袋”。

歐足聯財政公平法案的初衷,是要讓俱樂部從“開源節流”入手,保持財政的健康穩定,而阿拉伯財團組成的城市投資集團並不差錢兒,也沒想過要“節流”的事情。但是,股東注入的資金,只能算股本金,而不能算作球隊的收入,無法增加球隊利潤,這也就意味著城市投資集團即便投入再多的錢,在買人這事兒上也於事無補。

巴黎2億歐元賣掉內馬爾?當年鑽的空子,現在該補上了

那麼該怎麼才能把手裡的錢變成球隊收入呢?對了,贊助收入也是收入,於是2011年夏天,曼城和伊蒂哈德航空簽訂10年總價值4億英鎊的贊助合同,2015年曼城又和伊蒂哈德航空續約,贊助費漲到8000萬英鎊/年,這幾乎是曼聯的2倍。大巴黎則與金主卡塔爾旅遊局簽訂的為期4年、每年贊助費1.5億歐元的贊助。這些錢以贊助費的名義劃到曼城和巴黎的賬面上,就會增加不少利潤,球隊也可以購買心儀的球員。至於這錢到底是城市投資集團出的,還是伊蒂哈德航空和卡塔爾旅遊局出的,大家應該能猜得到,這就是“左口袋轉到右口袋”的玩法。

巴黎2億歐元賣掉內馬爾?當年鑽的空子,現在該補上了

還有,內馬爾的轉會也是這麼個玩法。巴薩給內馬爾簽訂的合同違約金是2.2億元,這不是小數目,不是說別的球隊拿不起這些錢,而是這筆錢按合同年限分攤計入開支後,幾乎沒哪個俱樂部能夠達到《財政公平法案》的要求。但城市投資集團故伎重演,先是由卡塔爾旅遊局出面,聘請內馬爾擔任卡塔爾世界盃的宣傳大使,酬金是2.2億歐元,然後內馬爾拿著這筆錢支付給巴薩,將自己贖了出來,再以自由球員的身份加入巴黎。

巴黎2億歐元賣掉內馬爾?當年鑽的空子,現在該補上了

都是混一個圈子的千年狐狸,聊齋裡的那點兒事兒都明白,城市投資集團的做法的確違反了《財政公平法案》的基本原則。但沒辦法,既然人家能打出擦邊球,能鑽空子,說明你這裡有邊可擦,有空可鑽,歐足聯只能眼睜睜看著內馬爾征戰法甲而無力阻止。不過他們也不會善罷甘休,這麼大的動靜,畢竟會涉及多筆大額資金交易,如果證據充分,還是能夠給城市投資集團“定罪”的。

巴黎2億歐元賣掉內馬爾?當年鑽的空子,現在該補上了

如今巴黎能夠同意放棄內馬爾,很可能是歐足聯已經掌握了關鍵證據,迫使他們送走巴西人抓緊止損,畢竟財政公平法案威懾力十足,如果違反法案,迎來的將是警告、罰款、扣除聯賽積分、扣除歐戰獎金、削減歐戰註冊球員數量,情節嚴重者,取消歐戰比賽資格,剝奪未來歐戰參賽權,這顯然是投資人不想看到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