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寻常路,让盆景采桩人收获了最大的幸福


世界很大,有很多很多我们不熟悉的工作。在豫北的村子里,有一群特别热爱盆景的朋友。他们工作、劳作之余,沉浸在属于他们的世界里,体味着一树、一景、一世界。

他们有他们的执着,他们最喜欢在大山深处,采取到他们自己满意的树桩,回到家里慢慢养护、慢慢培育、慢慢修剪,少则三五载,多则几十年,化腐朽为神奇,收获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一年分两个采桩季,春季和冬季初,这些时间属于植物休眠期,最适合采桩。

对于盆景爱好者而言,他们喜欢采桩,一是可以在大自然中找到属于自己心仪的对象;二是更贴近自然,更原生态。采桩时最基本的要求是“以曲为美”。

在豫北太行山深处,多是黄栌、雀梅、黄荆、榔榆、柏树和松树。很多盆景朋友都喜爱松树,一是它坚韧气节让人敬佩,二是它又是长寿的象征,三是四季常青,犹如万古长青的气概。

采桩人不畏辛苦,努力追求着自己的“梦”。

天下着蒙蒙小雨,可是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依旧出发了。

如果顺着大路走,一定不会有收获,所以不走寻常路,绝对是他们的宗旨,也只有在大山深处才可能采到自己满意的植物。

采桩的时候,对于老桩要小心谨慎,不要过多伤根部。

锯截时要根据须根多少,保留部份枝叶,须根多可多保留,须根少则少保留,保留多少主要是考虑根与树体的水份供求不能失调,否则会影响成活。

这些就是采桩人的工具,也正是这些才诞生了最美丽的盆景雏形。

采桩后一定要带回原土,增加成活率。

总而言之,良桩难得,养活更加不易。而对盆景人的要求,不仅仅是要求有一定的审美,有一定的毅力,有一定的技术,更要求有一份坚持和持之以恒的心。只有如此,良桩过后才可以“盛开”美丽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