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的網絡管理——網絡配置及命令詳解

Linux網絡配置

在Linux中配置IP地址的方法有以下這麼幾種:

  1. 圖形界面配置IP地址(操作方式如Windows系統配置IP,但在實際生產中,並不建議在我們的服務器上安裝Linux的圖形界面,因為安裝了圖形界面將一定程度地影響了服務器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2. ifconfig命令臨時配置IP地址(臨時配置IP地址,即當我們重啟計算機或重啟網絡服務後,配置將失效)
  3. setup工具永久配置IP地址(setup工具是由Red Hat開發的,因此在正常情況下,該工具只能用於Red Hat系列的Linux系統)(使用setup命令設置完網絡後需要使用service network restart重啟網絡)
  4. 修改網絡配置文件

ifconfig命令

ifconfig命令可以查看與配置網絡狀態。命令結果如下:

eth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00:0C:29:11:30:39 
inet addr:192.168.134.129 Bcast:192.168.134.255 Mask:255.255.255.0
inet6 addr: fe80::20c:29ff:fe11:3039/64 Scope:Link
UP BROADCAST RUNNING MULTICAST MTU:1500 Metric:1
RX packets:19731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502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1000
RX bytes:1248492 (1.1 MiB) TX bytes:58905 (57.5 KiB)
lo Link encap:Local Loopback
inet addr:127.0.0.1 Mask:255.0.0.0
inet6 addr: ::1/128 Scope:Host
UP LOOPBACK RUNNING MTU:16436 Metric:1
RX packets:0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0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0
RX bytes:0 (0.0 b) TX bytes:0 (0.0 b)

(lo表示本地迴環網卡的信息)

使用ifconfig命令還可以臨時設置某一網卡的IP地址和子網掩碼。如:

ifconfig eth0 192.168.0.200 netmask 255.255.255.0

Linux網絡配置文件

網卡信息文件

查看第一張網卡的網卡信息: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信息如下:

DEVICE=eth0
HWADDR=00:0C:29:11:30:39
TYPE=Ethernet
UUID=5ab36190-a5df-4bf1-94d8-6c126afd05f1
ONBOOT=yes
NM_CONTROLLED=yes
BOOTPROTO=dhcp

更多信息說明,如下表格:

Linux中的網絡管理——網絡配置及命令詳解

說明:
1.自動獲取IP的條件是:必須在局域網內存在DHCP服務器。
2.相同UUID網絡配置的計算機會導致互相不能上網。

主機名文件

查看主機名文件:

vi /etc/sysconfig/network

內容如下:

NETWORKING=yes
HOSTNAME=localhost.localdomain

其中:

1. /etc/sysconfig/network該文件中NETWORKING=no時主機將無法連接網絡。

2. Windows下,在同一局域網內相同主機名之間是不能進行傳遞的。要求在局域網內是不能有相同主機名的主機的。而在Linux中局域網內是可以有相同主機名的主機的,如默認主機名:localhost.localdomain。

3. 修改/etc/sysconfig/network文件中的主機名後需要重啟計算機才能生效。使用hostname 主機名命令可以臨時更改主機名後,重啟計算機後將失效。通過hostname命令可以查看當前主機名。

DNS配置文件

查看DNS配置文件:

vi /etc/resolv.conf

內容如下:

; generated by /sbin/dhclient-script
search localdomain
nameserver 192.168.134.2

其中最重要的是nameserver這一項,設置的是域名服務器的地址,多個域名服務器,則在後續添加空格繼續補充域名服務器的地址,或者另起一行做類似的nameserver配置。

Linux網絡命令

網絡環境操作

1、ifconfig命令

ifconfig:查看網絡狀態(能查看IP地址和子網掩碼,但是不能查看網關和DNS地址),還可以臨時設置某一網卡的IP地址和子網掩碼。

2、關閉與啟動網卡

ifdown 網卡設備名:禁用該網卡設備。

ifup 網卡設備名:啟用該網卡設備。

3、查詢網絡狀態

netstat 選項(可以用於查看當前計算機開放的端口,從而判斷當前計算機啟動了哪些服務)

選項:
-t:列出TCP協議端口
-u:列出UPD協議端口
-n:不使用域名和服務名,而使用IP地址和端口號
-l:僅列出在監聽狀態網絡服務
-a:列出所有的網絡連接
-r:列出路由列表,功能和route命令一隻
常用組合:-tuln、-an、-rn
查看某一狀態下的網絡連接情況,如:netstat -an | grep ESTABLISHED
查看某一網絡狀態下的行數(查看有多少臺計算機連接到當前服務器),如:netstat -an | grep ESTABLISHED | wc -l
netstat -rn 和 route -n 命令功能一樣,結果一致。通過這樣的命令查看當前計算機的網關地址。

4、route命令

route -n:查看路由列表(可以看到當前計算機的網關)。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1.1:臨時設定網關。

route del default gw 192.168.1.1:刪除設定的網關。

5、域名解析命令

nslookup [主機名或IP]:進行域名或IP地址的解析。

nslookup
> server
# 查看本機DNS服務器
> exit
# 退出

(注:CentOS 6.x後nslookup已不存在,需要進行安裝,參考:CentOS 6.x 安裝 nslookup 的步驟 (與 yum 如何查詢套件) 。在不想安裝nslookup的情況下,又想查看本機配置的DNS服務器地址,可以使用cat /etc/resolv.conf命令。)

網絡測試命令

1.ping命令

ping [選項] ip或域名:探測指定IP或域名的網絡狀況。

選項:
-c 次數:指定ping發送包的次數

2. telnet命令

telnet [域名或IP] [端口]:遠程管理與端口探測命令。(telnet的遠程連接是極不安全的,它是明文傳遞數據,並未將數據加密。所以我們並不建議使用telnet命令進行遠程管理,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該命令探測某個計算機中是否開放了某一端口。如:telnet 192.168.0.1 80)

3. traceroute命令

traceroute [選項] IP或域名:路由跟蹤,查看訪問某一IP或域名時經過的路由(路由路徑)。(該命令可能需要單獨安裝)

選項:
-n 使用IP而不使用域名顯示

4. wget命令

wget 下載地址:下載命令。

5. tcpdump命令

tcpdump命令:用於監聽某一網卡下某一服務的數據包接收情況(截獲數據包-抓包)。如:tcpdump -i eth0 -nnX port 21。

選項:
-i 指定監聽的網卡
-nn 將數據包中的域名與服務轉為IP和端口顯示
-X 以十六進制和ASCII碼顯示數據包內容
port 指定監聽的端口

篇幅有限,關於linux網絡配置及相關命令就簡單介紹到這了

後面會介紹更多關於devops和DBA內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下~

Linux中的網絡管理——網絡配置及命令詳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