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林區這些老票據,穿越時空,還念過往


票據是生活的縮影,人的生活離不開票據。上世紀,林區這些八九十年代曾用過的票據反映了當時的生活狀態,每一種都讓我們回憶。這些糧票曾是保障我們溫飽的資本。用了它,可以填補定量供應糧食的不足,有了它,外出才能吃上主食,不至於餓著。除此之外,林區生活離不開的還有布票、肉票。至於其他的票那就看自己家條件了,沒錢有票也沒用。

八十年代,林區的通訊還很落後。遇到急事,需要拍電報傳達信息。這份67個字的電報花費了5.33元,價格是相當高了。一般老百姓沒遇到為難遭災,生老病死是不會拍電報的。

勞務費相當便宜。

學費不貴,每人每學期1.5元。

加入少先隊也需要“成本”。

齊齊哈爾距離內蒙古林區較近,是購置貨物的採購地。這一宿的價格還可以接受。

那時候,買鐘錶是高消費。很多人一個月的工資都買不上一個。

出門坐見站就停、一天一趟的綠皮小火車,不過價格真是不貴,是現在的一半。這是30多年來價格漲幅最小的一個了。物超所值的感覺有沒有?

往來局址和林場有通勤大客。每個職工一個月福利性發放兩三張。超出次數自己花錢買。20公里以內每人每次0.5元,30公里以內1元,最貴2元。要是能坐著運材車,這錢就省了!

看著每樣票據,每種消費是不是都覺得太便宜了?!但當時覺得老貴了。因為在那個年代,林業職工的工資也低啊。看看這些林場工隊幹大計件的,工資是多少?這還遠遠比一般計時工開的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