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花”開了1 .7 4 億年 迄今最古老的花朵化石在南京發現

你是否想過,遠在恐龍時代,地球上就已經有了花?1 2月1 8 日,英國綜合性學術期刊《電子生命》上發表了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鑫、副研究員傅強領導的中國、西班牙、澳大利亞三國學者組成團隊的新發現—— 距今1 .7 4 億年前綻放於侏羅紀早期的“南京花”。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花朵化石,將被子植物可信的化石記錄向前推進了約5 0 0 0 萬年。

“南京花”開了1 .7 4 億年 迄今最古老的花朵化石在南京發現

開花植物,又被稱為被子植物,是目前植物界裡最為多樣化的植物類群。世界範圍內的現生被子植物約3 0 萬種,佔植物界種類總數的絕大多數。以被子植物為主要代表的綠色植物,每年向地球提供幾百億噸寶貴的氧氣。傅強副研究員告訴記者:“說了這麼多,只是想告訴大家,對於地球來說,被子植物十分重要。但是,長期以來,人類對被子植物的起源以及早期演化史的認知,卻知之甚少。”古生物學界也長期認為,被子植物直到白堊紀(1 .4 5 億至0 .6 6 億年前)才真正出現。

此次發現的花朵化石,被起名為“南京花”,王鑫研究員表示,因為其發現地位於中國南京。2 0 1 6 年初,傅強在南京東郊的一處早侏羅世地層(地質學上稱南象山組)中採集標本,無意間發現了第一塊“南京花”化石,後來經過長期的野外考察,科研人員在此處陸續發現了“南京花”的標本有近3 0 0 個。傅強用“壯觀”來形容這一化石寶藏,“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世界上被子植物標本加起來,沒有這一種數量多。”

記者在南古所見到了這些化石,其中一塊化石標本上,分佈著七八十朵“南京花”。用肉眼來看,這些凹凸的黑點形態上很像“梅花”。單朵“南京花”的平均直徑1 0 毫米左右,多有4 片或5片花瓣。顯微鏡下看來,“南京花”具有花萼、花瓣、雌蕊,有明顯的杯託、下位子房上位花、樹狀的花柱。

大量保存的“南京花”化石狀態各異、數量繁多。科研人員可以通過多方位、多角度的觀察,確認南京花中的種子/胚珠確實是被完全包裹著的,這滿足了被子植物的判斷標準。傅強介紹:“仔細觀察,有些‘南京花’被平壓保存,這樣從上方便可以看清花瓣的形狀和個數;有些‘南京花’側壓在化石中,這樣可以從側面來研究花朵內部結構。通過解剖部分標本,我們發現‘南京花’的子房壁將種子與外界完全隔絕,這滿足了被子植物判斷標準。”《電子生命》雜誌評述認為“這是一種‘真正’的花”。

王鑫告訴記者,在他看來,“南京花”的發現,不僅僅在於將主流觀點認為的被子植物的最早化石記錄向前推進了約5 0 0 0 萬年,使得目前流行的被子植物演化理論面臨著巨大的衝擊。同時,研究還表明,雌蕊的基本單位(心皮)是由長胚珠的枝在被葉包裹後形成的,這也對植物學界廣為流傳的“心皮是由葉演化而來”的結論提出了挑戰。

“南京花”開了1 .7 4 億年 迄今最古老的花朵化石在南京發現

南京花復原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