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當代的四千美島


每年入夏,湄公河也將迎來一年中最壯觀的時刻,渾濁的河水在老撾佔巴塞流域緩緩流淌。這裡是老撾最南端,如果你的水性沒有問題,遊著泳就可以踏上柬埔寨的國土。在這裡,湄公河向兩岸延伸出了大約14平方公里的河面,形成了諸多複雜的支流,由此產生了無數小島。圖:湄公河漁民往往在湍流中作業,僅靠著一根繩索固定和移動。攝影:肖詩白

東德島是這裡最熱鬧的地方,島上沿河緊湊地排列著一個個酒吧,裡面盡是來自世界各 地的遊客,他們大多看著《老友記》,邊喝酒邊吸食大麻。圖:雨季的河面上,漁民歸航,因為危險的捕撈方式,他們的收穫往往少得可憐。攝影:肖詩白

人們習慣把這一帶叫做“四千美島”,原住民還有著另外一個稱謂——“餓不死人的地方”。四千美島的歷史說來話長,佔巴塞的原住民幾乎很少種地,他們世代依賴湄公河捕魚為生,養育後代。這裡不但有傳奇的捕魚方式,而且還流傳著水怪的傳說。圖:這些集群的低眼無齒輕易就能長至幾十公斤。湄公河生活著大量的淡水魚類,佔巴塞流域的年捕魚量可以到達200萬噸。攝影:肖詩白


事實上,現在四千美島之上並不太容易找到全職的漁民了,從東德島向南,便有很多原 住民的房子,有時候零星可以看到屋子外面的幾張漁網,但屋子裡的人多是老人和孩子。圖:虔誠的漁民是家裡的主要勞動力,他們的收穫不但變成家裡的口糧、孩子的學費,也成為了寺廟裡的供奉。攝影:肖詩白

在全球各大淡水流域中,確實沒有哪條河流比湄公河更具有神秘色彩,相傳這裡生活著吃人的水怪。2006年,這裡曾經捕獲到一條超過300公斤重的巨型鯰魚。圖:這裡沒有現代化的捕撈工具和漁船,取而代之的是漁民依照傳統,編織出捕魚用的竹籠。攝影:肖詩白

當雨季來臨時,島嶼之間被洶湧的河水阻斷,漁民活動也只能依賴在旱季時修建的簡易纜繩,很少有人親眼目睹這些漁民在雨季是如何通過一根繩子穿越兇險的激流的。圖:傍晚,一個漁民的妻子坐在吊床上。漫長的雨季他們有很多事情需要做,但現在卻不像以前那樣容易抓到魚了。攝影:肖詩白


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當地人意識形態的轉變正在迅速影響著越南、柬埔寨、老撾以及泰國的原住民,沒有人能夠確定湄公河的未來。我們把修建橋樑、大壩作為破壞河流生態系統的 罪魁禍首,但環境的改變的確無法阻擋。圖:孔恩瀑布號稱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一個漁民眺望著它湍急的流水,這裡的漁民通常都有獨家的捕魚地點。攝影:肖詩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