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來了!成都採購商忙著做“世界級功課”

99%的投標人【關注】劍魚招標訂閱,都中標了!私信回覆【中標】掌握最新項目信息。

壽建鴻 首屆進博會採購商

從業感悟:

進口產品進入成都市場受到歡迎,是為了滿足成都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對於更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時將倒逼本地企業轉型升級。

為成都喝彩:

隨著成都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消費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之一。同時,成都明顯的區位優勢、自貿試驗區、中歐班列(蓉歐快鐵)等都為進出口貿易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基礎。

職業新故事

今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在上海拉開帷幕。這是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博覽會,受到廣泛的關注和期待。成都企業如何在這個嶄新舞臺上亮相?為在展會上多采購、多合作,參展企業紛紛提前做了“世界級功課”,打算借進博會舉辦的契機尋找新的合作伙伴、學習先進的經驗和技術,助力產業轉型升級,促進高質量發展。

進博會來了!成都採購商忙著做“世界級功課”

功課1

引進來,不出國門“買遍全球”

外商名單太多 “進博會”期間見不過來

如果把西班牙紅酒賣到中國,從簽訂協議到廠商發貨,至少要經歷一個月的國際物流、清關、保稅倉儲存等程序,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價格有沒有競爭力、消費市場夠不夠大、經銷商感不感興趣、消費者會不會接受……西班牙業界曾心存疑惑。

“我一直對西班牙人說,要‘勇敢’一些,不要質疑成都市場的開放度和消費潛力。”壽建鴻說。隨著成都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消費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之一。“現在,越來越多的成都消費者更加關注商品的品質、內涵以及購物的體驗並提出了其他多元化需求。”壽建鴻分析道,在這樣的背景下,高質量的進口消費品進一步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也更好地滿足了成都市民的新興消費需求。

進博會來了!成都採購商忙著做“世界級功課”

進博會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無疑為成都企業與世界搭建了一個絕佳的對話平臺。“5年前,我們和西班牙的這家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前前後後經過了大半年的溝通,雙方曾多次往返中、西兩地。”壽建鴻告訴記者,“進博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可以與老客戶增進感情,與新客戶建立聯繫的高效溝通平臺。”進博會可以讓我們對更多的企業有初步認識,未來會進行更具體的業務對接。“而對那些老朋友來說,進博會可以讓我們更全面地認識他們,也可以促成新的合作。真正實現不出國門,就能‘買遍全球’。”

“6日到11日的所有行程,我都排滿了,需要密集地見外國客商。其實我的同事給我提供的外商名單遠不止這些,實在是見不過來。”進博會只有短短6天,但之後會一直保留網絡展示,相信有更多元的電商平臺通過各自的渠道引進這些商品,這會給中國消費者帶來實惠。“我們要全力準備參展,參加進博會不在於當場簽下多少單子,而在於讓成都市場和海外商品及服務彼此熟悉,為後者步入成都做好準備。”壽建鴻說。

進博會來了!成都採購商忙著做“世界級功課”

功課2

走出去,讓全球企業瞭解成都

貿易有來有往 明年赴“一帶一路”沿線推廣“成都造”

“貿易都是有來有往,進口出口是相互的。二者互為因果,互相促進。例如,西班牙的那家公司在考察成都紅酒市場的同時,也對成都的製造業有了更深入地瞭解。今年,他們還希望能進口成都產的生活日用品、小電器。”有著10餘年進出口貿易經驗的壽建鴻說,進博會不止為成都的採購商搭建了高效的溝通平臺,更為全球企業提供了深入瞭解成都的絕佳機會。

事實上,“國際範”早已是成都廣為人知的一個標籤。無論是締結的友城、“引進來”“走出去”的項目企業,還是不斷湧入的外籍人才,每一項背後的數字,都足以看出成都與世界對接的深度與廣度。如今,依託中歐班列(蓉歐快鐵)的高效國際物流通道、自貿試驗區的貿易便利化,以及成都高效的通關環境等優勢,成都國際商貿城的“朋友圈”越來越大。“目前,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企業都表達了同我們合作的意向。明年我們將赴印度、斯里蘭卡、柬埔寨等國家推廣‘成都造’產品。”壽建鴻告訴記者。

進博會來了!成都採購商忙著做“世界級功課”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商務部等7部委批准成都國際商貿城開展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為我市新添出口便利化政策平臺。而這也是繼義烏國際商貿城等試點市場後,全國第四批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市場。“相對於傳統的外貿業態,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具有增值稅免徵不退、歸類通關、貿易便利等諸多政策紅利。而且結算突破‘誰出口、誰收匯’的限制,允許不具備進出口經營權的個體工商戶直接收匯。”壽建鴻向記者介紹道,這將為我市大力發展現代商貿服務業,打造“買全球賣全球”“買全川賣全球”和“買全球賣全川”線上線下互動的商業貿易中心,搭建一個低成本、高效率的出口通道,解決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使用一般貿易方式出口的難題。

進博會來了!成都採購商忙著做“世界級功課”

功課3

借東風,向世界先進經驗學習

在創新中發展 開放的成都為企業打開窗口

藉著進博會的東風,不僅給成都消費者提供了享受到更多進口商品的機會,還將為成都企業打開一個向世界學習先進經驗的窗口。“一件跨境商品進入中國通常有兩種情況,一個情況是目前國內的產品還不夠細分,不能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另一種情況是我們的市場原本有這個產品,但品質不一定有進口產品出色。”壽建鴻分析道,但無論是哪種情況,進口產品進入成都市場受到歡迎,是為了滿足成都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對更美好生活的需要。

在這種情況下,引入這些進口產品也能促進成都整個產業的發展,倒逼本地企業創新發展。“沒有相關產品的,可以鼓勵我們企業自己生產;已經有相關產品的,可以督促本地企業生產得更好。”在壽建鴻看來,從市場角度來看,高品質進口產品的進入是自動在供給側進行了推動、升級,“不好的可能會被淘汰,但好的會越來越好。”

進博會來了!成都採購商忙著做“世界級功課”

進博會擴大 成都“朋友圈”

古往今來,成都從不缺少開放的精神,以成都為起點的南方絲綢之路成就了蜀地的繁榮興盛。改革開放40年,成都順應民族復興大勢、樹立融入世界雄心,積極參與全球城市合作,推動開放浪潮積厚成勢。在本屆進博會上,成都將進一步擴大自己的“朋友圈”。

開放決定城市格局和發展邊際。當今時代,誰成為國際門戶樞紐城市,誰就能佔據全球城市網絡體系的節點位置,就可能成為世界城市。目前,成都正加快構建“空中絲綢之路”和“國際陸海聯運”雙走廊。截至目前,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開通國際地區航線112條,國際航線數量居中西部第一;國際班列開行列數繼續領跑全國,今年6月在國內中歐班列中率先實現突破2000列的開行目標。

以通道帶貿易、以貿易聚產業。在成都國際鐵路港,西部首個自貿試驗區平行進口車交易展示中心投入運營,成都鐵路保稅物流中心(B型)監管額和關稅位居全省首位,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成功掛牌;在雙流臨空經濟示範區,亞洲最大航空維修基地加快建設,綠地T7·國際空港中心項目正積極打造,將為每年全球6000萬旅客提供一流的臨空商業服務。

進博會來了!成都採購商忙著做“世界級功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