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在吐槽和辯論之間,隔了100個李誕

奇葩說:在吐槽和辯論之間,隔了100個李誕

在連續幾期讓人誤以為走入大型婚戀調解現場的辯題之後,《奇葩說》終於迎來了我最喜歡的樣子。

之前一直擔心李思恆和傅首爾要一走,《奇葩說》就青黃不接了,沒想到看到現在,不僅傅首爾一直沒走,最新一期『TA真的很努力是一句好話嗎?』還為我們貢獻了第五季開播以來最精彩的一場。

當然,這一期的精彩並不是因為傅首爾,而是因為陳銘。

奇葩說:在吐槽和辯論之間,隔了100個李誕

這個前幾季一直被馬薇薇和肖驍的『呼喚愛』給帶偏了節奏的辯手,在這一季的整體表現用開掛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尤其在這一期的辯題中,陳銘用自己縝密的邏輯和深入淺出的表達為觀眾展示了一個真正有殺傷力的辯手所應具備的全部素質。他作為三辯力挽狂瀾的發言以及開槓時的反應之快,都可算是教科書級別的示範。

奇葩說:在吐槽和辯論之間,隔了100個李誕

之前的每一期看完,我都覺得似乎缺了些什麼,但又說不上來是哪裡不對。

直到看完這一期,我才恍然大悟:對了,這才是辯論。

我們在看了那麼多期董小姐的隨時甩臉,臧鴻飛的無力咆哮,沈玉琳的譁眾取寵後,差點誤以為這個賽場都只能靠所謂的氣勢來定輸贏了。

幸好顏如晶總算贏了一場,陳銘也還在。

作為一個綜藝節目,追求感官的刺激和現場的效果原本無可厚非,但相信大部分觀眾和我一樣,都還是希望從這個節目中看到唇槍舌戰的腦力激盪,而非虛張聲勢的華麗吐槽。

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吐槽追求意料之外的快感,辯論看重情理之中的認同。意料之外靠的是節奏,情理之中靠的是邏輯。節奏只要一個點包袱亮了,就算成功了,而邏輯必須得層層遞進才有可能說服得了觀眾,拉得回票。

舉例說明,傅首爾之所以可貴,是她熟練融合了辯論的邏輯和吐槽的快感。之前的老奇葩範湉湉之所以在第四季生不如死,是因為更適合她的節目既不是《奇葩說》也不是現在的《我就是演員》,而是《吐槽大會》。而同樣是老奇葩的肖驍之所以能在上季封王,的確是他在邏輯上戰勝了自己。

吐槽總是簡單,說服太難。

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在《吐槽大會》中游刃有餘的李誕來到《奇葩說》之後,存在的價值也就只暖場了。每當需要導師發言時,看看蔡康永薛兆豐兩位成竹在胸洋洋灑灑,再看看一邊的李誕抓耳撓腮的樣子,你會知道,辯論真不是靠抖兩個機靈就能完事的。

當然,不是說吐槽就低級,而是對每個節目觀眾都有不一樣的期待。坦白說,《吐槽大會》我一樣很愛看,笑料迭出,解壓下飯一級棒。最新一期王力宏的襪子和模仿張學友都超有梗。只不過,讓槽點滿滿的臧鴻飛去《吐槽大會》被群嘲一下很好玩,但讓腦回路和性格一樣散漫的李誕來《奇葩說》嘲笑別人還真是有些勉為其難。

奇葩說:在吐槽和辯論之間,隔了100個李誕

畢竟,《奇葩說》需要的不僅只是幽默感,要沒點邏輯的底蘊還真玩不轉。

李誕,還是在《吐槽大會》比較惹人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