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美資金鍊困局暴露,“中植系”出手接盤?

星美資金鍊困局暴露,“中植系”出手接盤?

作者|韓蕾 陳夢霏

來源|野馬財經

資本寒冬下,不求錦上添花,只求雪中送炭。從前的金疙瘩,放到如今也不是誰都咽得下。

不過,對於接盤星美院線的“中植系”來說,買到就是賺到。

曾經票房收入穩居國內第二的老牌院線巨頭星美集團,似乎正在走上易主之路。

12月16日,“中植系”旗下四大財富管理公司之一高晟財富在星美北京分鐘寺店舉辦了投資策略分享會。

看起來這只是一次普通的場地出借,然而在10余天前,“星美系”旗下重要公司星美影業有限公司(下稱:星美影業)已悄然易主,接盤方正是高晟財富。

經野馬財經向星美集團高層求證得知,作為星美債權人之一的“中植系”確已介入公司資金鍊困局。

高晟財富在回應野馬財經時還稱,“影院行業是大家普遍看好的行業,目前又處於估值底部。我們樂見星美能夠渡過這次危機。”

閉店兇猛,星美影院易主

山雨欲來風滿樓。早在半個月前,星美易主已有前兆。

12月6日,港股上市公司星美控股(0198.HK)發佈公告稱,截至2018年11月30日,星美集團在國內經營約320家影院,其中約140家已短暫停業,而約11家有可能將於不久之後因集團不能支付租金而失去贖回權。

此外,集團尚欠運營管理等費用共計約4.59億港元(合人民幣約4億元),其中未付員工工資1.08億港元,未付物業租金2.01億港元。

債務壓身,業績也沒好看到哪裡去。

8月31日,星美控股公佈2018年中期業績,淨利潤同比下滑2%。三天後,星美控股再次發佈公告稱,股票將停止買賣。

隨後,多位董事選擇辭職,讓此前已陷入欠稅、欠社保、欠工資……一連串危機的星美雪上加霜。

隨著星美資金鍊困局徹底暴露,連“星美系”標誌性影院——北京世紀金源星美影院也一度被迫關門大吉。禍不單行的是,由於星美控股的持續停牌,公司目前已被從恆生綜合指數中剔除。一時間,星美成為了要錢沒錢,要人沒人的“可憐孩子”。

眼看就要還不出錢了,於是作為星美債權人的“中植系”出手了。

天眼查數據顯示,12月3日,“中植系”旗下公司高晟財富通過旗下公司和分公司負責人張某某,取得了星美影業100%股權。

在此之前,該負責人便已經是北京星光世紀諮詢服務有限公司(下稱:星光世紀)的股東和法人代表。12月5日,星光世紀獲得了北京九山文化有限公司(下稱:九山文化)100%股權。九山文化原大股東為成都潤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下稱:成都潤運),原實控人是“星美系”掌門人覃輝。

星美資金鍊困局暴露,“中植系”出手接盤?

隨著股權關係的轉讓,成都潤運旗下的多家星美影視管理公司都落入了“中植系”之手。

12月10日,星美在官網宣佈,北京世紀金源影院恢復營業。野馬財經通過多個電影票app查詢發現,此前已經停業了的北京地區星美影院已均能正常購票。

“中植系”借錢借成股東?

事實上,“中植系”的這次接盤並不偶然。星美身陷困境的這兩年,關鍵時刻伸出友誼小手的一直都是“中植系”。

早在2017年,星美籌謀“回A”大計之時,雙方也有過密切合作。

先是2017年8月,星美聖典控股的成都潤運宣佈引入25億元戰略投資,彼時出手闊綽的“中植系”通過旗下重要資本運作平臺,大手一揮投了15億元。該筆交易完成後,中植系持有成都潤運9.37%股權。

此舉也為後來雙方合作,力推星美借殼宇順電子(002289.SZ)埋下了伏筆。

2018年1月,“中植系”麾下的宇順電子發佈公告,擬以200億元的價格收購成都潤運100%股權。如果按照上述重組方案順利實施後,星美掌門人覃輝將接替“中植系”解直錕,成為宇順電子實際控制人。

然而,意外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

在該重組方案披露之前,ST聖萊(002473.SZ)涉嫌造假,核心人物覃輝也被證監會調查。這陣猝不及防的“龍捲風”,最終將這筆交易給吹黃了。

所謂患難見真情。雖然借殼的交易黃了,但是通過這次合作以及之前中泰創展的入股,“中植系”和星美的關係更加密切。

2018年9月,在星美遭遇資金危機的關鍵時刻,“中植系”率先衝出來當了一回“白馬騎士”。

根據《財新》等多家媒體報道,9月初星美一期ABS再度延遲資金歸集,再加上3月份成都潤運擬發行總額不超過10億元的債券融資項目申請被曝終止,導致星美極度缺乏流動性。星美旗下影院的經營狀況也每況愈下,大量員工、高管離職。

在此之後不久,星美便發佈了內部人事公告,宣佈由成都中德天翔投資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葉向軍,擔任影院運營主體成都潤運的總裁,丁翠梅擔任常務副總裁併分管財務中心。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成都中德天翔投資,穿透後控股股東正是中泰創展,丁翠梅正是中泰創展董事之一。

拿下星美超50家院線太划算

其實,危局之下的星美,早有易主徵兆。

之前,市場上諸多人士一般猜想“接盤大俠”會是萬達、光線。

事不湊效,在影視寒冬、“稅務事件”等影響下,不單是星美只能斷臂求生,萬達、光線的日子也沒好太多。

據東財choice數據顯示,光線傳媒(300251.SZ)在2018年第三季度淨利潤為1.78億元,同比下降了21.76%;萬達電影(002739.SZ)在第三季度更是營收淨利雙降,股價也是慘不忍睹。

除了光線傳媒方面否認了收購星美的傳言之外,12月12日,萬達電影總裁曾茂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更是間接給出回應,“萬達收購影城的理念是隻買對的,不買貴的。我們要買的影城,必須要帶來利潤和正現金流,不會為了市場份額而去收購。”

中植能夠伸手,一方面是自身具有資金實力,另一方面或許也是看好星美院線的吸金能力。

畢竟,星美也曾有過一段輝煌的時光。

據星美集團官網數據顯示,中影星美院線從2002年至2014年,票房收入從5000萬元增長到24.47億,票房收入穩居國內第二。

截至2018年11月25日下午,2018年中國票房總成績達559.12億元,超過去年全年,創下了中國電影史上新的票房紀錄。而在票房分賬比例中,院線佔比為50%~60%。

除此之外,在近日國家電影局下發了《關於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鼓勵影院投資建設、通過財政補貼提升放映技術和設施改造、深化院線改革,突出資產聯結型院線,鼓勵新建和併購重組。

這些消息對院線來說無疑是利好。

一位影視行業人士也對野馬財經表示,“從行業的角度來看,行業還是處於向上發展的趨勢。”

同時,他還說:“對於星美而言,作為老牌院線,有很多有價值的資產,也有一個經驗豐富的團隊,陷入危機只是節奏和方向失誤而已。解決掉現金流問題後,走過更多彎路的星美反而可能會更有發展機會。”

高晟財富對野馬財經表示,“市場上很多投資機構、產業資本、同行業都對星美表達了濃厚的興趣。作為影院巨頭,星美困難時刻還能收到眾多橄欖枝,也說明整個市場對於星美前景普遍看好、未來可期。”

那麼,你覺得星美能夠挺過這一關嗎?評論中留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