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雲工程打造中國未來天基互聯網

虹雲工程打造中國未來天基互聯網

中新網酒泉12月22日電 (記者 孫自法)北京時間12月22日7時51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天科工)虹雲工程首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進入預定軌道。虹雲工程首星是中國第一顆低軌寬帶通信技術驗證衛星,其發射成功標誌著中國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系統建設實現零的突破,中國打造天基互聯網也邁出了實質性的第一步。

中國航天科工虹雲工程總設計師向開恆介紹說,虹雲工程首星首次將毫米波相控陣技術應用於低軌寬帶通信衛星,能夠利用動態波束實現更加靈活的業務模式。虹雲工程後續建設將以首星為基礎開展低軌天基互聯網試驗與應用示範。

除通信主載荷外,虹雲工程首星還承載了光譜測溫儀和3S(AIS/ADS-B/DCS)載荷,將實現高層大氣溫度探測和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信息、飛機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ADS-B)信息和傳感器數據信息採集(DCS),可廣泛應用於科學研究、環境、海事、空管等領域。

據瞭解,虹雲工程是中國航天科工大力推動商業航天發展的“五雲一車”(飛雲、快雲、行雲、虹雲、騰雲和飛行列車)項目之一,旨在構建覆蓋全球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系統,以天基互聯網接入能力為基礎,融合低軌導航增強、多樣化遙感,實現通、導、遙的信息一體化。

整個虹雲工程分為三個階段建設,第一階段,2018年底發射首星;第二階段,“十三五”末即2020年底前,發射4顆業務試驗星;第三階段,到“十四五”中期即2023年左右,發射156顆衛星,初步完成天地融合系統建設,具備全面運營條件。當前,虹雲工程總體進展處於與國際先進水平“並跑”狀態。

目前,中國航天科工正在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建設具備衛星批產能力的智能化衛星生產線,將為虹雲工程後續星座組網建設奠定基礎。

虹雲工程首星由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這也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295次航天飛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