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有料特辑|张晓灵:我在侦监这六年

侦有料特辑|张晓灵:我在侦监这六年

侦有料特辑|张晓灵:我在侦监这六年

作者 | 张晓灵(松江区检察院侦监科)

从2012年学校毕业,到2017年参加优侦评比,转眼六年已过。这次的评比,换个视角可看作是对六年工作的小结。

有收获有遗憾,有不安有喜悦

都化作前行的动力,爱并坚持着

侦有料特辑|张晓灵:我在侦监这六年侦有料特辑|张晓灵:我在侦监这六年

良师益友带我成长,言传身教催人奋进。在松江检察院侦监科,有这样一个群体,只有三四十岁但办案经验非常丰富,是科室的中流砥柱,也是年轻干警的榜样楷模。刚进单位时,案多人少矛盾比较突出,加班加点也是常态,他们主动承担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一年办理的案件量都在一百五十以上,教会了我责任和担当。在侦监科前辈、老师们的感召下,我自然而然也养成了勇于担当、不怕吃苦的精神。

有一年

有一年春节之前的案件高峰期正好碰上了上海突降暴雪,一名犯罪嫌疑人因患传染病还羁押在浦东的市监狱医院。时间紧、路况不好,但办案期限就是军令,我们依然认真、仔细地完成了讯问,没有丝毫马虎。

侦有料特辑|张晓灵:我在侦监这六年

初进单位时

办理一起多人寻衅滋事案件,向带教老师汇报案情时,我只能讲到具体几个人指认某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实施了殴打,而具体怎么打的、打在哪里、有何伤势均未注意。老师语重心长地教导我,“办理案件一定要注意对细节的核实,否则容易忽视证据间的矛盾,形成的印证并不牢固,一定不能浮于表面”。

侦有料特辑|张晓灵:我在侦监这六年

在之后的办案工作中

我养成了注重细节的办案习惯。碰到看不明白的、似是而非的证据材料,都会多问几个为什么,不怕麻烦,通过同步录音录像等方式将可能变化的证据固定下来,既是对案件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类似这样的教导还有很多,每一次教导都让我面红耳赤,催我奋进。

侦有料特辑|张晓灵:我在侦监这六年侦有料特辑|张晓灵:我在侦监这六年

公平正义牢记心中,司法为民落到实处。习总书记强调,要让老百姓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为民在我们平时办案中较多的体现是宽严相济。

侦有料特辑|张晓灵:我在侦监这六年

一方面,对待一些惯犯、累犯、严重暴力犯罪嫌疑人,我们坚决依法批捕,毫不手软。

侦有料特辑|张晓灵:我在侦监这六年

我曾办理过一起零口供运输毒品案件,两名犯罪嫌疑人系姘夫妇关系,报捕时证据很单薄。如果审查逮捕阶段取证没有进展,该案很可能存疑不捕。在检察官指导下,我们和公安机关沟通,补充完善外围证据,制定详细讯问策略。在外围取证取得进展的情况下,对女犯罪嫌疑人加强心理攻势,成功突破其口供。该案经二审判决,一名犯罪嫌疑人被判处死缓,另一名犯罪嫌疑人被判处无期徒刑。

侦有料特辑|张晓灵:我在侦监这六年

另一方面,对待一些情节较轻、有悔过表现、特殊情况的犯罪嫌疑人,我们充分运用刑事政策,讲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我对办理过的第一起公开听审的案件印象深刻,当时一名快递员在被害人家中送快递时顺手牵羊拿走了被害人放在鞋柜上的苹果手机,被抓获后带着民警起获手机归还被害人。该犯罪嫌疑人系初犯、偶犯,认罪态度好。我院进行了公开听审,被害人对其行为表示谅解,嫌疑人单位表示愿意给其改过自新的机会,嫌疑人家属愿意提供担保。我们作出了无社会危险性不批准逮捕的结论,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侦有料特辑|张晓灵:我在侦监这六年

-

end

-

点滴积累汇成江河,锲而不舍水滴石穿。我将继续发扬钉钉子精神,不忘初心,埋头苦干,以更好的成绩回报组织的培养,为公正司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松江检察院侦查监督科

张晓灵

强化法律监督丨维护公平正义

侦有料特辑|张晓灵:我在侦监这六年

松江检察

长按二维码关注 松江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