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閱讀」蒙曼:我是伴隨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我們的祖國在走向一個盛世


「全民閱讀」蒙曼:我是伴隨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我們的祖國在走向一個盛世

我是伴隨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我們的祖國在走向一個盛世

全民閱讀

「全民閱讀」蒙曼:我是伴隨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我們的祖國在走向一個盛世

★★★★★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無比廣闊的時代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中共十九大代表、中央民族大學碩士生導師蒙曼長期致力於中國古代隋唐歷史文化研究,本期學術邀請她做專訪,結合其學術研究及參加《百家講壇》《中華詩詞大會》等經歷,來談如何在堅定文化自信的前提下,傳承與弘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唐代文化的“氣象”與“風骨”

學術週刊:您長年致力於唐代歷史研究,為何獨鍾情於唐代歷史階段?唐代歷史與其他歷史階段相比,有哪些吸引您的特點?對前後歷史階段研究或整個中國古代歷史研究起著怎樣的作用?

蒙曼:我是一名“70後”,是伴隨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年少時,看著祖國一天天變得好起來,我的內心突然產生一種懵懂的感覺:我們的祖國在走向一個盛世。於是就想了解中國古代在盛世時是什麼樣子的,是怎樣邁向盛世的。就是這樣一個樸素的感覺與想法,讓我對盛唐歷史有一種研究的衝動與渴望。

唐朝盛世,始終保持有一種開放、寬容的恢弘氣度,這一氣度表現在絲路的暢通、文化的多元等多個方面。比如文化的多元,唐朝長安城集合了當時亞歐所能見到的全部宗教,不僅有佛教、道教這樣大的宗教流派,還有景教、摩尼教等一些小的宗教流派,各種宗教文化相互融合,也體現了唐朝文化的開放與寬容。

唐代研究在中國古代歷史研究中的作用,我想說,其實唐朝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也是作為盛世標杆而存在的。可以說,唐朝前期是魏晉南北朝一切制度文化以及民族融合的總結,比如,從詩歌角度,魏晉南北朝的“四聲”“八病”到唐朝形成成熟的格律詩,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傳奇;三省六部制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經歷了萌芽到完善的過程等等。唐朝後期,也就是“安史之亂”之後,開始由盛而衰,遇到的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到了宋朝才真正得到解決,宋朝開闢了一個新時代的“新生”,所以歷史上有個說法叫“唐宋變革論”,就是認為唐朝與魏晉南北朝、隋朝等聯繫更為緊密一些,而與宋朝則在社會治理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

學術週刊:研究中國隋唐歷史,對當今時代的發展有哪些可供借鑑的地方?這對您的思想觀念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蒙曼:現在我們說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復興”一詞說明我們曾經振興過,有過盛世。中國歷史上盛世的典範就是唐朝。無論從社會治理方式、文化生態環境,包括民際關係、官民關係、外交關係等,都可能會為當今時代的復興之路所研究借鑑。

對我個人來說,也是一樣。一說到唐朝,我們經常會說到“盛唐氣象”“大唐風骨”。對我個人的影響就是希望能在氣象和風骨方面,能夠追蹤盛唐,不辜負自己所研究的這個時代。所謂“氣象”就是一種大氣恢弘的感覺,無論處理什麼事情都是有一種大眼光、大視野。所謂“風骨”,最重要的就是有骨有肉,能夠將一個人的骨氣、靈魂與血肉,很好地結合起來。比如,從詩人角度來說,杜甫最能代表唐朝文人悲天憫人的情懷,他的根系能扎到什麼深度;李白最能代表唐代文人風流灑脫的氣質,他的思想能達到什麼高度。一個是深深地紮根於土地,一個是向天空不拔地高聳,這兩位詩人所代表的不同的氣象與風骨,就建立起大唐的文學體系。這是盛唐氣象或大唐風骨的一個很好的特徵。

學術週刊:絲路文化在唐代歷史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比如有相當數量的唐詩特別是邊塞詩,就蘊含著絲路文化。您覺得,這對當代“一帶一路”文化建設有怎樣的意義?

蒙曼:絲路文化,確實也蘊含在你所說的唐朝詩歌中,其中的邊塞詩主要是來描寫打仗的場景或思想的,當然還有其他的詩歌。總體看絲綢之路是一條和平、交流的道路。比如張籍的“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就從側面反映了唐朝絲綢之路上非常喜人的一個景象:隨著駝鈴走過大沙漠,所馱的白練就運到安西了,絲綢之路上的和平、安寧,特別是經濟文化的交流,既包括物質交流也包括精神的交流。邊塞詩的內容,反映了當時保障唐朝安全的內容,我想,它是將安全與交流二者融合在一起了,這也是唐朝絲路文化的內蘊之一。

“參與”歷史要有據、成理

學術週刊:您曾說過,“讀歷史就是在讀生活,歷史仍然需要我們的一種參與感。”為什麼?現代人對歷史的參與感主要體現在哪兒?有怎樣的意義?

蒙曼:歷史的魅力,就在於常讀常青,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解答,一個人也可以有一個人的解答。今人對歷史的參與感,比如可以通過追捧或喜歡歷史小說、歷史影視劇的方式,來參與到歷史的重塑中,來體會自己心目中的歷史到底是什麼樣的。比如我,通過研究唐代歷史,就是在思考大唐是怎樣興盛起來的,思考中或解讀中不免會有一些錯誤,但對中華傳統文化所持有的這種喜愛與熱忱,我覺得是值得肯定與保護的。

最重要的是,讀歷史奠定了當代人的思想厚度。如果只關注眼前,生活有可能就是一個平面,如同紙張一樣薄。一旦把歷史追加進去,不僅知道為什麼這個人或這個民族現在是什麼樣,還得以知道為什麼會這樣,甚至還可以推測出將來是什麼樣,以及為什麼會那樣。對歷史的各種解讀都是在幫助增加人生的厚度,這應該是人文學科中最有價值的一部分。

學術週刊:歷史文化是需要普及的,但又不能庸俗化。可否結合您的實踐經驗,來談談在歷史普及化過程中需要把握怎樣的尺度?

蒙曼:普及歷史文化,需要堅持兩個原則:第一言之有據,第二言之成理。所謂言之有據,就是我們所說的一切都要有依據,不是憑空猜測。所謂言之成理,就是我們所說的一切都是經過邏輯、情感推敲的——符合邏輯推理,就是指,作為一個人就會這樣想,而不是其他概念的混搭;符合情感依據,就是指,要符合人性、人情的講述才是合理的講述,才是不庸俗的講述。比如,武則天到底有沒有掐死她的小公主,這是一個千古謎團,不管是得出有可能的結論,還是得出無可能的結論,都需要有據成理,需要拿出史料作為依託,需要考慮武則天在當時處境是否要求或催促她這樣做,需要思考她個人的性格特徵是否允許與支持她這樣做……從方方面面的有依據的符合邏輯與情感的推理,所得出的結論,才有可能相對符合歷史事實。

學術週刊:您在《百家講壇》等不同場合講歷史、講故事,面對的是不同層面的聽眾,是怎樣“眾耳難調調眾耳”的?

蒙曼:在當年,《百家講壇》的一位編導曾跟我說過:心裡要想著人民。當時還不以為然,但後來越來越感到這句話的正確。只有心裡想著受眾,想著要了解他們,不要把他們原來不懂的概念解釋成他們更加不懂的,而是採用“以熟講生”的方法,用他們所能接受的語言來告訴受眾,這些受眾讀者才有可能聽得明白、聽到心裡去。所以我在面對不同層面的聽眾時,心裡時時刻刻地,不僅要想自己的業務,還要想著自己業務對象,也就是受眾。比如,我曾經在一個電視講座中說,“王與馬,共天下”表明一個權臣可以達到怎樣的程度。等我講完之後,電視編導就問我是什麼意思,原來他沒聽懂,那麼我也就知道了作為聽眾的群眾也不懂,後來我再講到這句話的時候,就直接用故事來進行詮釋。

學術週刊:您曾經在回答一些年輕人“如何讀書”的問題時,說過兩個看法,一是開卷有益。一是一定要讀自己踮一點腳就能看到的書。請您具體談談這方面的思考?

蒙曼:開卷有益,就是說,所有的書,不管是否與你的專業對口,都會對你的人生有一些指導價值,所以不要盲目限制自己的讀書範圍,儘可能地廣泛閱讀。讀自己踮一點腳就能看到的書,就是說,你敬仰某些書,而且這些書比你的知識儲備或閱讀水平要高,但不是高到你無法企及的地步,而是稍微做一點努力就能夠到時,你就可以得到真實的收穫,而且不至於視為畏途,讀不下去。這兩點結合起來,人就可以在讀書中得到一些真正的滋養。

對於學術研究者,我的建議是,首先要多讀元典,無論做什麼研究,都是要先熟讀這一領域最基礎的著作。在此前提下,還要閱讀與抓住這一領域的新銳作品,知道最前沿的內容是什麼。抓住一個根基,再把握一個方向,那麼研究者對某一領域的研究就具備了一個深厚的基礎。

喚起詩心,梳理傳統文化架構

學術週刊:近兩年,《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等傳播傳統文化的電視節目脫穎而出,受到廣泛關注。您對此曾談到,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是有詩心的,像詩詞大會這樣的文化節目就是把中國人的詩心激發起來了。何謂“詩心”?詩心對當代人來說有何意義?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有怎樣的意義?

蒙曼:“詩心”其實就是一種精神追求,是人內心真實存在的渴望與追求。中國人自古就是有精神追求的,而不是僅僅限制在眼前的柴米油鹽。即使眼前不能兼顧柴米油鹽的時候,仍然會感動於一花一木、一鳥一魚,這是中國人了不起的地方,也是中華民族能夠始終進步的一個重要基礎,即,我們始終有仰望星空的力量。當今時代,人們對物質的追求超過了以往,在這時提倡“詩心”,對於安撫人的精神、張揚人的靈魂是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的。

“詩心”也是傳承與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基礎,如果人們缺乏或對精神追求與審美趣味不感興趣,無論怎麼弘揚,也是無濟於事的。

學術週刊:您作為中共十九大代表,現場聆聽了十九大報告。報告中講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於孕育五千年文明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就需要挖掘中華傳統文化精華,“提高”與“普及”。請您結合自身學術研究及實踐經歷,談談如何更好地“提高”與“普及”?

蒙曼:挖掘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我覺得真正要做的首先應該是梳理與普及,然後才會有提高。梳理和普及,就是要將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傳統文化梳理出來,梳理它的體系和構造,搭建起一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架子,然後傳播普及,讓大家都知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架構很了不起、很美好。提高就是在創新中發展,如果不提前做梳理與普及工作,提高就會缺乏基礎與動力。

學術週刊: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時代命題。當前需要關注、思考的根本問題是什麼?作為有責任擔當的當代學者,應該做些什麼?

蒙曼:當前需要關注與思考的根本問題是,中華傳統文化是什麼,傳統文化能夠與當今時代銜接起來、能夠開創未來的那部分是什麼。每位學者都應該也有必要思考這個問題。思考這個問題,就是在思考中國這課大樹的根到底在哪,根扎得有多深,紮根在什麼樣的土壤之上,以怎樣的樣貌分佈。如果把這些搞清楚了,就會知道中國未來的走向。這還需要當代學者的深入探索與系統研究。

(蒙曼: 長安街讀書會成員、中央民族大學教授)

長安街讀書會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勵支持下發起成立,旨在繼承總理遺志,踐行全民閱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習、養才、報國。現有千餘位成員主要來自長安街附近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中青年幹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員、全國黨代表、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等喜文好書之士以及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高端智庫負責人,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專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機構的資深出版人學者等。新時代堅持用讀書講政治,積極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第22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前,經民政部、文化部等相關主管主辦單位報備批覆,長安街讀書會牽頭髮起成立“全民閱讀促進委員會”,作為全國性的人民團體,該機構將通過開發利用全國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大中院校的全民閱讀文化資源,促進全民閱讀活動深入開展。並以黨建為先導,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支撐,努力繼承周恩來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遺志,深入“研讀經典”,讓“全民閱讀”形成人人參與的氛圍,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