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小新聞2018.10.29星期一

大盤指數

理財小新聞2018.10.29星期一

【A股大熱潮!昨晚41公司群發回購公告上限達167億 有機構估算近3.5萬億可入場,回購曾造就美國牛市】《公司法》針對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制度的修改,讓回購驟然升溫。據不完全統計,10月28日晚間,共有41家上市公司股份回購、提議或最新進展公告等。若按照回購規模上限計算,上述41家上市公司回購上限規模達167.51億元。興業研究表示,若以上市公司自有資金回購,或將貢獻超3萬億的潛在資金。(券商中國)

【中證報:探明市場底 A股或漸進式反彈】上週A股市場先揚後抑,截至26日收盤,上證指數報收2598.85點,周漲1.9%,量能在五個交易日逐級遞減。分析人士指出,近期政策底不斷夯實,修正短期過度悲觀情緒,提振市場信心。但歷史經驗表明,政策底向市場底的傳導過程並非一蹴而就,且擺脫底部往往是漸進式反彈,因此投資者仍需做好預期及倉位管理。

理財小新聞2018.10.29星期一

宏觀經濟

【5G系統頻率使用許可將於年內發放】近日從工信部獲悉,工信部年內將發放5G系統頻率使用許可,還將制定物聯網、車聯網的頻率使用規劃。5G頻譜使用方案明確後,運營商的投資積極性將提高,5G投資週期將開啟。多份券商研報顯示,我國5G將於2019年預商用、2020年正式商用,大規模的資本支出將在2020年以後出現。據中信建投統計,中國運營商5G主體投資規模將達1.23萬億元,較4G投資規模增長68%。(上證報)

【P2P惡意逃廢債將受懲戒】近日,首批網絡借貸平臺借款人惡意逃廢債信息被納入央行徵信系統,面臨失信懲戒,共涉及逾期金額近2億元。為了加強懲戒,夯實平臺責任,不光是惡意逃廢債的借款人,下一步,網貸平臺失聯、跑路的高管信息也將納入徵信系統。(經濟日報)

【銀保監會一週兩度為險資鬆綁 增量資金入市可期】業內專家認為,在政策的鼓勵和引導下,隨著險資入市步伐加大,監管層除了有幫助上市公司化解股票質押風險的考慮外,還希望藉助險資的入市改善A股市場投資者結構。(證券日報)

理財小新聞2018.10.29星期一

熱點新聞

【法制日報:互聯網平臺靠“灌水”洗不清自己】 站在消費者立場來說,希望這次被“捅”的不只是馬蜂窩網站,而是整個行業的生態。所謂“灌水”潛規則應被儘快清理,企業之間通過良性競爭,給消費者提供更多、更透明的選擇。而從更長遠的考慮看,中國的互聯網企業曾被寄予彰顯新商業文明的厚望,人們更希望其不會一直沉淪於各種內耗中。 質疑者的動機和內幕並不是最重要的,重點在於“有組織水軍”這種頑疾是否存在,又該如何治理。如果馬蜂窩真能挺直腰桿,守住底線,那所謂的“有組織攻擊”只會自取其辱,也逃不脫法律懲罰。

理財小新聞2018.10.29星期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