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中的姓名學

金庸的武俠小說對於很多人來講並不陌生了,很多人幾乎都可以脫口而出他的幾部重要作品的情節,甚至還有裡面主人公的酷炫絕技。可是你是否注意到金庸除了情節設置和武術描述外,對於人物的名字也是很有講究的。

北大陳世驤教授曾說:“金庸小說,細至博弈藝術,上而惻隱佛理,破孽化痴,境界之深,胸懷之大,而不可輕易看過。”一起去領略下金庸筆下的那些人物及其有含義的名字吧。

金庸武俠中的姓名學

金庸喜歡在文章中玩小把戲。

讀《笑傲江湖》,一開始是華山派大弟子令狐沖對小師妹嶽靈珊一往情深的痴愛,但自洛陽綠竹巷起,另一位姑娘出現,她身份高,本事大,多次救助令狐沖。待這位神秘女子的芳名揭出,你立馬就會明白,嶽靈珊這姑娘再好,也沒戲了,人家任大小姐才是令狐沖的“真命天女”。即使不借助讓礙事人物突然死掉的俗套,嶽靈珊也沒戲。

要說玄機,卻很簡單。金庸先生用《老子》中的文句給人物取名,令狐沖和任盈盈,出自《老子》第四章的“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沖和盈,一虛一實,本是一體——人家是天生的兩口子。

金庸命名人物,有兩種常用手段。一是把現成的古代人名換個姓,聽上去就非常典雅。比如《倚天屠龍記》中的殷野王,用野王為名,絕不是一般人想得出來的,顧野王是南朝著名的文字學家,是《玉篇》的作者。

同理,《俠客行》裡有個武功很高的怪人謝煙客,“煙客”是清初大畫家王時敏的號。

金庸武俠中的姓名學

張無忌的“無忌”二字大名鼎鼎,先有魏國公子無忌,後有唐朝的長孫無忌。古人的人名對聯說:“藺相如,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魏無忌,長孫無忌,彼無忌,此亦無忌。”

《神鵰俠侶》裡還有一個李莫愁,情形類似。莫愁作為女孩的名字,歷來為文人所喜歡,林語堂的小說裡,就有一位姚莫愁。

金庸武俠中的姓名學

更為人所知的是楊過,金庸借用了南宋詞人劉過之名。劉過字改之,“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是《左傳》裡的金言。《射鵰英雄傳》裡郭靖給楊過取名的時候,就娓娓動聽地講了一番改過的道理。

第二種手段是名字雖普通,但用了少見的複姓,這也能讓名字有古色古香的效果。公孫谷主叫公孫止,女兒叫公孫綠萼。換為常見的姓,喚作張止、張綠萼,光彩頓時消失。

當然,《射鵰英雄傳》等書中有很多少數民族人物,他們用複姓理所當然,而且金庸的小說並不靠這個立足,不過添些助興的小道具罷了。不像末流的武俠小說,人物竟然全都是這種姓,真是“姓不驚人死不休”了,也可見其如何的黔驢技窮。

金庸早期的小說,手法略顯生澀,人名也不那麼講究。《碧血劍》的男主角叫袁承志,女主角叫青青,太普通,太像今天的人名。

蠻夷女子一直是金庸喜歡拿來添加奇情異景的人物,從《碧血劍》中的何鐵手到《笑傲江湖》裡的藍鳳凰,越寫越生動。藍鳳凰這個名字,有聲有色,聞其名如見其人,但何鐵手不好,過於直白,不像女人的名字。後來袁承志嫌這名字不雅,改為諧音的何惕守,更加迂腐,難看又難聽。

金庸武俠中的姓名學

《天龍八部》中的人名都簡單清爽,段譽、蕭峰,一文弱一剛勇,名字的音調亦然。鍾靈和鍾萬仇,鍾是專注彙集之意。鍾氏父女的名字可就好玩了:鍾靈,集靈秀於一身;鍾萬仇,所有倒黴事都讓他攤上了。王語嫣是“嫣然一笑”變成了“語笑嫣然”,她雖然漂亮,但不苟言笑,像個老學究。

《笑傲江湖》中,嶽不群用《論語》中的典故,向問天直接搬用屈原的篇名,任我行含讚賞之意,左冷禪則全是諷刺——又左又冷,偏說是禪。

不過,《笑傲江湖》裡的人名還是出了一個小小的疏漏。武當派的掌門,叫作沖虛道長。“沖虛”二字,自然還是出自《老子》,出在令狐沖、任盈盈得名的同一章。“衝”的意思就是虛。

道教人物,用沖虛為名,可以說再好不過了。但有一個問題,沖虛這個好名字,已經被徵用了。佔有它的人,是道家的大人物——列子。唐朝崇尚道教,認老子為祖宗。天寶元年,唐

玄宗追封莊子為南華真人,《莊子》被尊稱為《南華真經》,列子為沖虛真人,《列子》被尊稱為《沖虛真經》。後代的道士,便有天大的膽子,也不好冒用祖師的尊號。金庸先生好像特別喜歡這兩個字,《俠客行》裡有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是石清夫婦的同門,是上清觀中一個脾氣暴躁的小道士,也叫沖虛。

這個問題,就像宋人吃辣椒一樣,大概被金庸先生忽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