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發展的必備“基因”

民营企业发展的必备“基因”

近日,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共同發佈了一份“改革開放40週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名單,不僅肯定了民營企業作出的突出貢獻,也再一次大力弘揚了企業家精神。40多年前的改革開放激活了最初的企業家精神,讓企業家有了釋放才能、發揮創造力的空間與自由,讓這些人變成了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創新活動的實踐者。可以說,企業家精神是民營企業發展的必備“基因”。

富有家國情懷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一些民營企業為何能夠接續傳承、薪火相傳而不斷?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共同秉承著家國情懷這一“精神密碼”,他們把個人成敗與國家命運緊緊相連,站在振興國家的大背景下謀劃事業發展。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了新時代,走好新時代的新長征,一定需要企業家這支力量繼續發揮作用。企業家不僅是財富的創造者,更應懷有對國家、對民族、對社會的責任和擔當,要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牢牢扛在肩上,把企業發展與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緊密結合起來,展現新時代民營企業家的家國情懷。

勇於開拓創新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對於壯大企業、興旺事業,道理也是一樣的,創新是企業家的靈魂,是企業家精神的核心。改革開放40年,許多領域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優,民營企業家貢獻了辛勤汗水,更發揮了創業創新精神,他們“摸著石頭過河”,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新時代,我們要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依然需要開拓創新。通過開拓創新,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事實已經證明,民營企業的參與可以為國家的科技創新和競爭帶來更多動力。雖然創新是很難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不創新只有死路一條,這是任何企業逃不掉的“必答題”,能否交出滿意“答卷”,關鍵在於是否有“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勇氣。新時代的民營企業家必須具備這種勇氣。

扛起責任擔當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今天,我們許多成功的民營企業家已經歷了白手起家、逐漸壯大、聲名遠揚的遞進過程,他們在創業過程中,為社會提供了豐富的產品,為國家解決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和稅收貢獻,這些都是企業社會責任擔當的具體體現。今天,在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時代背景下,轉變經濟結構、振興實體經濟,我們同樣需要、甚至比以往更加需要企業家精神的存在。企業家應勇擔使命、主動作為,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卸除思想負擔,發揚企業家精神,以更大的決心、更大的勇氣投身市場競爭,為中國經濟發展持續注入新活力,貢獻新力量,共同繪就新一輪改革開放的美好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