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碟片大小一樣,但是DVD的包裝盒要比CD大很多?

相信各位碟友在買碟的時候,偶爾也會發出這樣的疑問:

明明CD和DVD的碟片大小是一樣的,為什麼裝DVD的盒子要比CD盒子大上一圈呢?

這個問題還要從CD和DVD的 來歷講起。

為什麼碟片大小一樣,但是DVD的包裝盒要比CD大很多?

DVD包裝盒

為什麼碟片大小一樣,但是DVD的包裝盒要比CD大很多?

CD包裝盒

我們先來聊聊CD。

CD誕生之初,是黑膠唱片和盒式錄音帶的替代品。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荷蘭的飛利浦公司和日本的索尼公司,兩家大手子推出了一款全新的音樂媒介——Compact Disc,也就是CD。

1982 年8 月17 日 ,全球首張CD 在德國漢諾威附近的飛利浦工廠中誕生。這也是歷史上第一個數字音樂載體。

為什麼碟片大小一樣,但是DVD的包裝盒要比CD大很多?

世界上第一張CD

Compact Disc顧名思義,直譯過來便是“緊湊的碟子”。相較於它的上一代——黑膠和錄音帶,最大的優勢便是用更小的體積,存儲更多的內容。

據坊間傳說,最開始的時候,兩家公司希望可以把CD做的比現在的尺寸再小一些。但是畢竟CD的本質目的是播放音樂,如果尺寸過小導致容量有限,聽一首曲子聽到一半的時候還要換個碟,那就成了廢物了。於是最終CD的容量被定在了74分鐘——這也恰好是時長最長的古典音樂:1951年,由富特文格勒指揮的貝多芬第9號交響曲的時長。

不過這個說法至今也沒有得到官方證實,但是總之,CD的尺寸被確定成了74分鐘的時長,也便是120mm直徑的大小。

為什麼碟片大小一樣,但是DVD的包裝盒要比CD大很多?

而CD問世之初,音樂的主流載體依舊是黑膠和錄音帶。也就是說,對於音像店來講,要為這種剛剛萌芽幾乎佔比沒有多少的商品專門定做新尺寸的貨架,這無疑是一筆沒什麼必要的成本,因而CD包裝盒在最開始秉承的原則便是——兼容上一代產品包裝的大小,以便適應現有的貨架標準。

而剛才我們也提到了,CD的大小是直徑120mm,遠大於磁帶包裝長100.4mm寬63.8mm的大小,這自然是沒辦法兼容的,於是CD的兼容對象便只剩下了黑膠。

為什麼碟片大小一樣,但是DVD的包裝盒要比CD大很多?

黑膠貨架

在當時,黑膠唱片的包裝是12英寸(302mm)見方的盒子,所以只要CD外包裝的寬度稍微加寬一下,高度則保持和黑膠相同的話,那麼擺放一張黑膠唱片地方,剛好可以放下兩張CD:

為什麼碟片大小一樣,但是DVD的包裝盒要比CD大很多?

這便是最早的CD包裝盒——LongBox。

LongBox的設計,便是在我們現在認識的CD水晶盒包裝的外側,再套上一圈長寬為6x12英寸(約等於150x300mm)紙質外包裝。

為什麼碟片大小一樣,但是DVD的包裝盒要比CD大很多?

但是很快人們發現了這種包裝存在的致命缺點:

首先,因為兩個LongBox剛剛好等於一個黑膠唱片,左右沒有餘量。放在本計劃放一個黑膠的卡槽裡,造成翻找十分不便利。再加上這東西是個豎直的長條,顧客稍有翻動,便會一下子東倒西歪,甚至有時候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碰一個倒一排。再加上紙質外殼,來回摩擦個幾次,很容易造成破損。

其次,對於顧客來講,黑膠的外包裝剛剛好就是碟片本身的大小,留著包碟子,剛好合適,所以很少會有人扔黑膠外包裝。

而CD就不同了:LongBox這層紙質包裝裡面,還會有一個水晶盒,對於顧客存放碟子來講,有這個水晶盒便足夠了,結實,又不佔地方。於是幾乎大部分的顧客在購買CD之後,會毫不猶豫地把外面這層LongBox丟進垃圾桶。

為什麼碟片大小一樣,但是DVD的包裝盒要比CD大很多?

儘管LongBox也有著一些不錯的優勢:

比如,對於設計師來說,較大的表面積對CD來講無疑是一個更大的廣告位,在設計上多下功夫能更方便讓CD在茫茫碟海中脫穎而出,抓住顧客眼球。

再比如,既然這盒子佔地方大,那麼對於小偷來講,偷起來也更麻煩,水晶盒那個大小,直接就能揣口袋走人了。

但是平心而論,這些優點幾乎沒有不可替代性:

設計師下心血設計的封面,顧客買到手回頭就扔垃圾桶了,我要是設計師,我早撂挑子不幹了。再加上後來,CD印製技術也得到了發展,碟子本身也可以搞成花花綠綠的,那這層外包裝就更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至於防盜,只要他想偷,還愁沒有辦法?據說當年在Tower唱片店,有的小偷直接扔了LongBox,拿著水晶盒就跑。

為什麼碟片大小一樣,但是DVD的包裝盒要比CD大很多?

因此,LongBox的使用越發顯得毫無意義,更何況,大量紙質外殼的使用無疑也是資源的浪費,這不環保。

於是,隨著對於LongBox不滿的逐漸激化,人們開始發起了廢棄LongBox的行動。

1990年,一個在美國娛樂界的環保團體Earth Communications Office,發起了一個名為“Ban the Box(廢棄盒子)”的運動,旨在號召廢除LongBox。

1992年,樂隊傳聲頭像的主唱大衛·伯恩(David Byrne)發佈了他的個人專輯《Uh-Oh》,在專輯的外包裝上貼了一個貼紙,上面寫著:

“我覺得這個盒子就是垃圾。但是美國唱片業界就是不願意把它廢掉。所以如果你也覺得這盒子是一種資源浪費,請務必向唱片店的管理人員表達你的看法。”

為什麼碟片大小一樣,但是DVD的包裝盒要比CD大很多?

大衛·伯恩的個人專輯《Uh-Oh》包裝

儘管支持LongBox的人們也搞了一些活動掙扎了幾次,但是也依舊逃不過大勢所趨。最重要的是,在這個時候,CD已經取代了黑膠,成為了唱片的主流。

換句話說,在一個音像店裡,CD的數量明擺著就是比黑膠多,那也自然沒有讓CD非要將就黑膠包裝尺寸的理由了。

於是自1993年4月開始,LongBox開始一步步被淘汰,被包裝在紙質外殼裡的水晶盒逐漸翻身,成為了CD的外包裝,也就是現在最常見到的,CD盒子的樣子。

為什麼碟片大小一樣,但是DVD的包裝盒要比CD大很多?

我們再來說說DVD。

DVD包裝的發展其實要比CD順利的很多,最關鍵的一個區別就在於——DVD需要兼容的上一代,是VHS錄像帶。

為什麼碟片大小一樣,但是DVD的包裝盒要比CD大很多?

而VHS錄像帶的大小是7.625英寸x4.5英寸(約193mmx114mm)。因此對DVD來說,保留VHS盒子的高度,再將寬度稍微拓寬那麼一丟丟,保證能裝下120mm的DVD碟子,就可以很方便地擺在原本裝VHS的貨架上了。

為什麼碟片大小一樣,但是DVD的包裝盒要比CD大很多?

可如此一來,在盒子高度上,DVD盒子上下也有一部分餘量,為什麼沒有和CD包裝一樣,被認為是“浪費”從而被廢除呢?這和市場也有關係。

DVD的主要市場除了銷售之外,主要還是租賃。因此會經過很多人手,更是會經過反覆拿取,而和CD不同,DVD碟片是由兩片基片組成的,這也導致了DVD中心孔的強度要比CD弱很多,因此DVD的中心爪,採用了和CD完全不同的按壓式。而盒子上下多出來的空間,不僅不是浪費,反而剛好方便了碟片的拿取,減少了損壞碟片的可能。

為什麼碟片大小一樣,但是DVD的包裝盒要比CD大很多?

CD中心爪

為什麼碟片大小一樣,但是DVD的包裝盒要比CD大很多?

DVD中心爪

而在環保方面,早先的DVD盒子也是使用的和CD一樣的水晶盒,後來便替換成了更為環保的PP塑料。如此一來也可以和CD包裝明顯區分開來。

而同樣的,VHS包裝盒的這個高度,至今也仍舊影響著影視碟片和遊戲、軟件行業,比如任天堂的遊戲卡帶包裝盒,高度仍然和VHS錄像帶包裝的高度是相同的。

為什麼碟片大小一樣,但是DVD的包裝盒要比CD大很多?

儘管它裡面就這麼大點兒:

為什麼碟片大小一樣,但是DVD的包裝盒要比CD大很多?

和那個“馬屁股決定了火箭推進器的大小”的故事一樣,現存的物品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受到上一級物品的影響,並在歷史發展進程中,確實有用的特點被保留了下來,沒啥用處的點被逐漸廢除,如是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