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辱佞臣,一報一還;李白敗仕途,敗而不枯

學子辱佞臣,一報一還;李白敗仕途,敗而不枯

朝臣姓楊名國忠,還有高力士,曾埋汰和侮羞李白,說你幹不了什麼,只能做兩件事,一是磨墨,二是提鞋。

學子辱佞臣,一報一還;李白敗仕途,敗而不枯

後番幫來特使,攜苛求加威脅,最為麻煩的是,朝中無一人識番文、懂番語。會寫番文聽懂番語者唯獨李白一人矣。李白醉鬼請旨,而後讓楊國忠磨墨,高力士脫靴。用番文寫下了“和番書”,“和番書”對事態分析透徹,表態度堅定強硬,番王使臣來時洶洶,去時諾諾。自此番邦不敢再犯。

雖然報了一羞之仇,但李白劍走偏鋒,從此運走下坡。

學子辱佞臣,一報一還;李白敗仕途,敗而不枯

打那之後,李楊讒言,雙舌雙槍,李白在楊玉環眼裡,才子光環漸暗。更為嚴重的一次是,高公然道:李白寫得《清平調》裡面有一句,“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比作趙飛燕,在侮辱您呢,是不是?楊玉環心想是。自此,提拔李白,總是有人阻撓,那自然是楊玉環了。

學子辱佞臣,一報一還;李白敗仕途,敗而不枯

李白,仕途生涯跌至冰點,然而李白何等機敏,便向唐皇帝請辭。皇帝心中豈能不明,雖惜其才,但更愛美人。於是順水推舟準辭,並賜金銀,準辭李白浪遊天下。

學子辱佞臣,一報一還;李白敗仕途,敗而不枯

學子辱佞臣,一報一還;李白敗仕途,敗而不枯

學子辱佞臣,一報一還;李白敗仕途,敗而不枯

李白騎驢走遊天下。這一日逛遊華陰縣不下驢,縣令斥責李白無禮。

李白在縣衙大堂提筆寫下六句話:但見寫著:

曾用皇帝御帕檫嘴,

皇上親調羹湯給我。

宰相為我硯墨,

力士給我提靴。

天子門前任我騎行,

華陰門口因何不準。

縣令看後大驚失色,趕緊作揖謝罪:“未知翰林至此,失敬,失敬!”

李白爽朗高笑,坐上毛驢,海闊天地寬,任我浪天涯。

去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