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萬達電影(002739)的商譽

萬達電影終於復牌了,然後就是四個跌停,說實話,如果放在年初的話,可能不會如此糟糕,但現在市場對他似乎有些過分悲觀了。對萬達電影重組後比較不利的是:①影視整體估值PE中樞下降到18-22倍;②9月份以來對遊戲的一系列政策;③這兩年來院線、影視股IPO比較多,萬達雖然還是龍頭,但其稀缺性已不佔優;④9、10兩月冰冷的票房讓市場偏悲觀。

聊聊萬達電影(002739)的商譽

這幾天看網上對萬達的商譽比較關注,似乎很危險,我也沒事簡單整理了一下,初步的結論好像沒有那麼的糟糕。

什麼是商譽:就是收購方付出的價格減去被收購方公允的淨資產之間的差額,舉個例子,一家企業淨資產1億元,我花了2億元購買100%股份,那麼合併報表的時候,其他正常合併就好,但這多出的1億元咋整,只能放在商譽了。

1、萬達電影的商譽佔比的確太大

聊聊萬達電影(002739)的商譽

影視行業商譽情況對比(2018H)

以2018年半年報為例,相比放映為主業的橫店影視,還是放映+製作的中國電影、上海電影,以及製作類的光線、北文等,萬達電影的商譽無論從絕對值、佔淨資產比例都相當的大。

2、上市以來萬達電影商譽佔比一直維持很高比例

聊聊萬達電影(002739)的商譽

萬達電影歷年商譽、總資產與淨資產情況

自2015年上市以來(原來成為萬達院線),萬達電影的商譽佔比一直維持很高的比例。

3、剖析一下萬達電影的商譽組成

聊聊萬達電影(002739)的商譽

萬達電影商譽組成

找了幾份年報讀了讀,萬達對其商譽部分的描述比較充分,並且每年都進行減值測試,雖然這個減值測試很多企業都會操作,我也想看看萬達如何操作的,下面按表3的劃分一一聊一下:

①境內影院商譽

這塊一直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該商譽應該是萬達在擴張的時候溢價收購的影院,2015-2017年,該部分分別對應16家、34家和42家影院,其減值測試均採用貼現現金流的方式,15-17年貼現率分別為8.885%、9.23%和8.91%,我以前經常做礦業權的估值,一般採用8-10%來貼現,考慮影院屬於現金流比較好的資產,萬達在非放映業務拓展方面一直有不錯的表現,雖然2017年貼現率降低,總的來說我覺得還是相對安全一些。

②境外影院商譽

這個佔比很大,不過基本就是一家公司啦,澳大利亞的Hoyts院線,萬達的減值測試方法是a、9%折現率;b影院放映業務按照3.5%的遞增;c對映前廣告和戶外廣告按照5%的遞增。比較好的是萬達對Hoyts業績每年都有披露。2016、2017和2018H營收分別是26.89億、30億和15.12億,淨利潤分別是2.43億、3.357億和1.57億。總的來說,澳洲市場是比較成熟的市場,Hoyts業績比較穩定,所以其對應的商譽還算安全一些。

③廣告代理、影片投資業務商譽

這個前身是當年萬達併購的慕威時尚,之後經過一系列的組合,成為現在的萬達傳媒。其對應的主營細分就是廣告業務。熟悉萬達電影的可以很清楚的看出萬達廣告業務和“爆米花”業務這些年發展還是不錯的。看了下該塊商譽的減值測試方法,統一採用貼現現金流進行,2015-2017貼現率分別是10.26%、10.74%和11.11%,貼現率在提高,商譽不變。這塊比較安全哈。

④影片植入廣告業務

這塊佔比不大,對應的是Propaganda GEM Ltd ,減值也是貼現,但貼現率2016-2017年分別是8.06%和7.11%,業績可能低於之前的預測,實質是有些減值壓力的。

⑤票務代理、衍生品銷售業務

這塊佔比很大,2016年7月2.8億美元收購的時光網(一共三家公司),收購時該企業淨資產只有2.5億多,所以商譽那塊多出了16.94億元。收購時時光網還是虧損中,其預計2016年之後開始盈利。所以在減值測試那塊,採用的是10.17%折現率進行。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財務政策更改為市場法,並且造成了增值,這也是2017年萬達電影主要的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因為萬達後續沒有再披露時光網的業績,但減值方式的變更大概率是其依靠折現進行很難達到估值。不得不說,如貓眼等網絡票務、衍生品這些現階段實現大幅盈利確實很難,但對產業鏈的業態豐富是不可缺少的,因此變更為市場法進行測試個人覺得還算合理,但增值這塊就需要琢磨一下了。

想到了今年利空不斷的華誼兄弟了,雖然其商譽佔淨資產比例沒有萬達的高,但作為商譽主要組成部分的東陽美拉和東陽浩瀚就沒那麼樂觀了。

總的來說,萬達電影的商譽雖然很高,但絕大多數是有穩定現金流的,佔大部分的境內外院線和傳媒那塊都還好,票務代理、衍生品銷售需要注意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