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藝人盧捷維“爺爺”丨黑白人生 光影留存

盧捷維

中國當代著名攝影藝術家, 50 年代生於上海。9 歲起拿起第一臺相機,從此便與攝影結下了一生的情緣。伴隨著攝影技術近半個世紀的發展,他拍攝過各種題材。

在不斷地探索和積累中,找到了自己獨特的攝影風格。他精通黑白攝影和傳統銀鹽工藝,並且擁有國內一流的專業級黑白暗房。

光影紀事

1994 年加入英國皇家攝影學會(世界上最早的攝影組織),榮獲會士稱號;

1995 年受聘於柯達黑白攝影實驗室,特邀講授攝影巡迴講座;

1997 年《文匯報》連續四天刊登其周莊系列攝影作品。該系列已被英國皇家攝影學會收藏;

1998 年成立攝影工作室和專業暗房潛心鑽研攝影技法;

2011 年受邀成為上海復旦大學視覺藝術系特聘專家講師;開創"散點透視,焦點寫實"的攝影技法,首批代表作《蝦》系列問世。

手藝人盧捷維“爺爺”丨黑白人生 光影留存

藝術家盧捷維

"十幾年前,我認為攝影是件十分神秘的事情,但是今天看來她比神秘更多莫測,在這社會與知識共聚的時代,攝影她代表著昨天,而昨天比明天來的更重要。"這是盧先生手抄本上的第一句話,他迷戀上攝影的年齡比我想象中的早得多,在同齡孩子還撒著歡在街頭亂竄的時候,9歲的盧先生就花了50塊錢購買了自己的第一臺相機,對這個初始愛人,盧先生記憶清晰,是一臺"上海202的摺疊機"。膠片、藥水、相紙等都需要花錢,囊中羞澀的他靠養雞、鴿子、熱帶魚來掙。

手藝人盧捷維“爺爺”丨黑白人生 光影留存

藝術家盧捷維手抄本

他戲稱自己的養殖業為海陸空部隊,自己是海陸空總司令的人。雖然用他的話說,這一生機緣巧合做過許多事情,回頭想想竟然都為攝影做了鋪墊。但是我依然認為普通的"攝影師"身份不足以描摹眼前這一位,就像段譽認為普通一聲王姑娘不能用來稱呼貌若天仙的王語嫣一樣。他不讓我稱呼他為"大師",說叫"爺爺"吧。由此,我便認識了"爺爺"盧捷維。後來才知,因為他的技術,因為他的魅力,圈子裡的人都這麼叫他。

手藝人盧捷維“爺爺”丨黑白人生 光影留存

暗房工作臺

面前的盧先生便是這樣:捲曲的長髮散亂在腦後、睿智的眼睛似乎能一眼看清你的全部心思。兵工廠、手錶廠的職業生涯讓他認真、細緻,不差分毫,藝術家的灑脫又讓他天馬行空,無所畏懼。他煙不離手,煙和菸斗是他的"子彈",坐定之後,一口接一口。但是他又說,若是因為工作或者旁人介意,他可以一點不抽也不會難受。這是大部分拜訪者第一次見到盧先生時的印象:灑脫不羈,狡黠可愛,讓人沒有絲毫陌生感,並且倍感欣慰。

手藝人盧捷維“爺爺”丨黑白人生 光影留存

藝術家盧捷維肖像

那個年代有關攝影的書籍並不多,盧先生將一切能蒐集到的攝影知識還有自己的攝影感悟密密麻麻地記錄在自己的本子上,後來見面,盧先生拿出那個珍藏多年的本子給我看,上書"上海"二字的綠色硬皮本破舊磨損的嚴重,但是翻開後那顆痴迷攝影的心就從泛黃的紙張中跳躍出來,讓人有說不出的感動。

手藝人盧捷維“爺爺”丨黑白人生 光影留存

靜物作品

他學識淵博,精通哲學、美學,但又經常謙遜的說:"我沒什麼文化"。他的動手能力超級強,許多相機和沖洗設備都是他自己改裝過的,沒有全面的知識做後盾以及巨大的精力和時間投入是不可能完成的。對創作,他是清高的姿態,"別人拍過的東西我不會再拍,沒意思",但是對生活,他低調而簡樸到極致,外地攝影師來訪,盧先生蹬著電瓶車,後面載著那位頗有影響的朋友呼嘯在大上海的繁華大道上。

手藝人盧捷維“爺爺”丨黑白人生 光影留存

暗房工作臺

對攝影,他的見解獨到而深刻:"照片拍到最後,可能只需要一臺相機和一臺沖印機,其他琳琅滿目的器材都可以丟到一邊。攝影是技術活,但更重要的是思想和悟性。"這頗有種古龍小說裡"無招勝有招"的俠士風味。這些特質奇特而矛盾,在他身上和諧統一又散發著迷惑人的魅力,讓我疑惑了很久找不到答案。

手藝人盧捷維“爺爺”丨黑白人生 光影留存

手藝人盧捷維“爺爺”丨黑白人生 光影留存

盧捷維代表作品《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