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資持股新南洋近40%,校企改革是否有利於企業發展


民資持股新南洋近40%,校企改革是否有利於企業發展


近日,新南洋(600661.SH)(以下稱“公司”)發佈了《新南洋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報告書》中稱中金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以下簡稱“中金系”)合計持有公司57,309,786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20%。其中中金集團、中金資本、恆石投資、匯中怡富和東方基礎為一致行動人。此次增持體現出了中金系對新南洋未來發展的信心。

雖然目前實際控制權仍在教育部手中,但幾經增減持之後,民資在公司中已經佔據重要地位。長甲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以下簡稱“長甲系”)在最新一次增持之後,佔公司總股本17.20%,目前中金系與長甲系合計持股37.20 %。雖然《新南洋詳式權益報告書》中表明,中金系不以謀求控制權為目的,但是未來如果中金系繼續增持,對新南洋的影響將不可小覷。

中金系挺進 交大退讓

中金系屢次增持之後,交大卻選擇減持。

9月19日,新南洋發佈《新南洋關於股東減持公司部分股份的公告》,據公告顯示,上海交大企業管理中心減持573.098萬股,變動後持股比例10.45%,此次減持之後,交大企管中心與交大產業集團合計持有公司股票64,916,349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2.65%。

民資持股新南洋近40%,校企改革是否有利於企業發展


據公告稱,交大企管中心此次減持是其自身資金統籌安排的需要,本次減持後,並不影響其控股股東的地位。業內人士分析在雙方股權比例很接近的情況下,控股股東依然減持,說明對控股權並不是很在意。

在增持新南洋的過程中,中金系也在瞄準交大昂立(600530.SZ)。目前,中金系已經持有交大昂立14.96%的股份。

民資持股新南洋近40%,校企改革是否有利於企業發展


(資料來源:交大昂立2018年中報)

在高校所屬企業的股權變動中,不僅交大在減持新南洋的股份,清華控股也在籌劃轉讓紫光集團的部分股權。清控將其持有的紫光集團30%股權、6%股權分別轉讓給高鐵新城與海南聯合。股權轉讓之後,高鐵新城、清華控股與海南聯合對紫光集團實施共同控制。

股改將進一步促進新南洋的發展

這一系列行動的背景之一就是校企改革,不過這校企改革只是一陣風還是潮流所向?這種變革是否有利於企業本身的發展?

從宏觀政策方面可以看出是大勢所趨,今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高等學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要求對高校所屬企業進行全面清理規範,理清產權和責任關係,分類實施改革工作,促進高校集中精力辦學、實現內涵式發展。此前,也有相關政策出臺,各大高校都在積極響應,除去交大、清華,北大系的校企改革也在推進中。

校企是在改革開放之後,各大高校拿出部分教育經費,並結合學校的技術和人力等開設的企業,這些經費、資源和技術也需要逐漸從校企中抽離出去,讓其迴歸教育。

新南洋是國內首個將教育培訓作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主要涉及K12教育、職業教育、國際教育、幼兒教育等業務領域。隨著中金系完成本次增持,中金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近三年的財務情況也隨之浮出水面。

中金投資集團之前一直深耕於房地產開發、礦產投資和資本投資等領域,近年來開始進軍教育產業。據近期發佈的《新南洋權益變動報告書》顯示,中金集團的營收在2016年出現巨幅下跌,在2017年又呈現大幅上漲,與之相對應,營業成本也呈現巨幅增長。

民資持股新南洋近40%,校企改革是否有利於企業發展


(資料來源:《新南洋權益變動報告書》)

作為一致行動人,2016年-2017年,中金資本的投資收益均為負數,但虧損額度在減少,管理費用巨幅減少,由2016年的2926.28萬元減少至895.14萬元;恆石投資的投資收益、營業利潤在2017年度實現扭虧為盈,分別為50.53萬元和2191.95萬元。

2018年3月和5月,中金集團曾兩次參投文啟優思的天使輪和A輪。文啟優思是一家小學課後託管班,專注於精英家庭的小學託教服務。其一致行動人,中金資本從2014年就已經開始佈局教育領域。

民資持股新南洋近40%,校企改革是否有利於企業發展


另外一股強大民營資本—長甲系,經營範圍包括事業投資,投資管理,投資諮詢、商業諮詢等,據官網顯示長甲集團旗下包含長甲地產、長甲資產、長甲資本三大產業集團,其中長甲地產有二十餘家房地產開發公司;長甲資產專注商業物業資產管理及運營;長甲資本關注包括大消費、TMT、現代服務、人工智能等,目前管理資產規模近百億人民幣。

從這兩大民資派系能看出,新南洋的改革可以說是強強聯合。與之有所區別的是清華控股籌劃將其持有紫光集團36%的股權,轉讓給的高鐵新城和海南聯合,分別是蘇州和海南國資企業。由此,儘管清華控股對紫光集團的持股降至了15%,但紫光集團的控制權仍在國資手中;清華旗下的啟迪系也在籌劃股權重組,其改革方向也是引入多家以國有資本為主的重要投資機構,改革之後,啟迪控股將成為國有資本屬性比例不低於51%的企業。

在向內引入社會資本的同時,新南洋也在積極進行外延式發展。

據新南洋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新南洋建立了三家教育產業併購基金:與藍海國投和嘉興竑學發起建立嘉興竑洋文化產業教育基金;與上海金山資本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設立上海金洋教育產業投資中心;與山東省新舊能轉換威海產業發展基金有限公司設立鯤翎新南洋教育產業投資基金。同時新南洋還進行境外投資,收購了韓國公司CDL公司793,965股,股份佔比約為10.37%。CDL公司主營K12英語課程和數學課程,2017年公司實現營收9.1億元,淨利潤約人民幣6500萬元。

作為背靠交通大學的A股教育第一股,新南洋只有邁出改革的步伐,才能更具活力,不過民間資本的引入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加之校企改革又是一個長期過程,結果將如何仍需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