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色生香|若有莲香入文房,何需红袖来添香

莲色生香|若有莲香入文房,何需红袖来添香

莲色生香|若有莲香入文房,何需红袖来添香

2018 陈冠军玉雕工作室

一套收藏级的玉文房

每个中国人心里,都有一个诗书传家的理想。

即便家室不大,也定要辟出一处书斋。案上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人难以割舍的文化标志。

展纸、研墨、提笔、钤印,一气呵成,尽是风雅。

莲色生香|若有莲香入文房,何需红袖来添香

▲ 《莲香》文房是书香门第的艺术藏品,更是能给下一代耳濡目染的文化细节。

一套精致的文房,可用、可藏、可传,既能承继传统,又可彰显品味,更能让你在忙碌中拥有一份闲情逸趣。

“杨花落尽子规啼”,春的繁华即将落幕,将迎来初夏的热情,这组《莲香》文房,件件精品,在初夏未至时,却以心起莲漪,在案桌之上莲色生香。

莲色生香|若有莲香入文房,何需红袖来添香

▲ 无论谁收到这份厚礼,都会有满满的惊喜。文人见了,更是爱不释手。

莲花入玉,永不凋零

“灼灼莲花端,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影绿,双影共分红。”

莲香水洗以精湛的玉雕手法和俏雕的妙思很好地表现了诗中古韵。

莲色生香|若有莲香入文房,何需红袖来添香

▲ 留一份清雅于身,藏一朵清莲入心。

“莲花入玉,永不凋零”外形叶边内卷,形成内凹的洗心,盛放的莲之姿态,柔软,宁静,一叶碧绿的荷叶与整体色调碰撞,雕工精细,相映成趣。

莲色生香|若有莲香入文房,何需红袖来添香

▲ 色彩的碰撞,展现着雕刻者的巧思。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文人最懂诗意闲情,古人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寄情山水,得一个心灵境界。

莲色生香|若有莲香入文房,何需红袖来添香

▲ 山水包容天地,容纳万物。

当纸镇与墨玉相遇,便兀自横生无尽意趣,自此文人的案头上不仅有了温润美玉,还有了附于玉石之上的隽永山河、楼台仙境以及笔下的斐然诗句。

莲色生香|若有莲香入文房,何需红袖来添香

▲一片山水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境界,以心灵映射宇宙万象。

云海涌动,以砚传心

文人以文立言,以砚传思达艺,一砚之上集书法、篆刻、绘画、雕塑、材质、诗文为一体。

茫茫云海,层次分明,手法微妙,线条时隐时现,圆融流畅,最见功力。

静坐观器,宛若于高山之巅俯首云层,感受天地万物灵性,心亦悠然远行。

莲色生香|若有莲香入文房,何需红袖来添香

▲ 以无边无际的云海,喻漫漫人生路。

蛟龙出云,渲染素色的精灵

“大壑长千里,深泉固九重。奋髯云乍起,矫首浪还冲。

”小小之印,方寸之间,有着骄龙出云的浩瀚,亦有篆书文字的精微。

刀笔间的稳健流畅,一方印,表现的淋漓尽致,荡气回肠。

莲色生香|若有莲香入文房,何需红袖来添香

▲ 妙用红皮,衬托蛟龙奋起之姿。

琴者多爱玉,君子皆与之比德

将玉的莹润和琴的淡雅结合在一起,那份温润,那份淳音,都在默默地品味之中。

琴音悠长,素心看透清凉世界;玉色莹润,淡定观尽浮沉人生。行走在红尘深处,忘我于琴音玉韵,素心如简,淡定从容。

莲色生香|若有莲香入文房,何需红袖来添香

▲ 似从玉中传来幽幽琴音,带给人们清心、淡雅的清韵。

《莲香》

一组可以传家的文房

一组《莲香》文房,可用、可藏、可传,既能承继传统,又可彰显品味,在初夏未至时,让人以心起莲漪,置于案桌之上莲色生香。

若有莲香入文房,何需红袖来添香。

莲色生香|若有莲香入文房,何需红袖来添香

莲色生香|若有莲香入文房,何需红袖来添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