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子東:“奴隸”是狀態,“奴才”是心態

他是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主講的現代文學課深受學生們的喜愛;他是《鏘鏘三人行》裡的鐵三角之一,以犀利幽默的而略顯刻薄的言論著稱。

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許子東,應邀走進捨得酒業攜手鳳凰網推出的時代人物高端訪談節目《捨得智慧講堂·中國智慧》,和我們聊一聊文學與經典。

許子東:“奴隸”是狀態,“奴才”是心態

從聲音到文字的轉變

2016年,《許子東的現代文學課》搬到了網上。許子東說,上課是最沒有壓力的事情,他沒有給自己一個很高的責任,最初追求的就是平常怎麼上課,網絡課堂就怎麼播。但是事後有些後悔,自己其實是可以做得更好一點的,因為很多人有誤解,認為它是講一個文學史,其實不是。孔子那個時候是一個印刷文字時代的開始,最有名的話叫"述而不作,行而不遠",意思就是如果只是演講而不寫成文字。而今天,由於現在印刷工業遭到了電子媒體、網絡全方位的挑戰。所以現在反過來,叫"作而不述,行而不遠"。北京的一個記者說,他的網絡課堂是在民眾中間爭奪總體的文化時間,一般的人他關心各種文化傳媒的時間是有限的,看書的比例越來越少,這個時候把書跟聲音結合,又變成視頻手機上可以看,等於把一部分本來不看書的人的時間就搶奪過來了。

他眼中的香港視角

很多人把《許子東的現代文學課》和其他人比較,比如王德威,李歐梵,夏志清等,認為許子東的文學史有香港角度。許子東認為,香港角度並不是他的動機,但是事後反省發現,可能是有香港角度這一特性。中國現代文學史有一兩百種,從50年代一直到現在不斷地改寫,背後都有一個基本的主旋律跟模式,就是要把中國現代文學解釋成中國現代革命的一部分。而《許子東現代文學史》沒有從政治出發,而是直接從教學出發,客觀上的表現就是,魯郭茅巴老曹很有道理,張愛玲、沈從文、錢鍾書也很不錯,兩個圓中間有重合的部分,這就是香港視角。

國家文學生產機制

許子東認為,現代跟當代是兩回事,現代文學的文化生態,跟日本的、香港的、臺灣的還基本類似,作家的一個心態也基本類似,他們基本上都是反對政府的,是同情人民的,是拿稿費的,他們是革命家等等。當代就完全不一樣了,有一個國家文學生產機制,很多人覺得文產機制五六十年代後就沒了,其實不是,發展到現在照樣與時俱進,這個是更值得研究的,而且是舉世無雙的。

​​

重讀魯迅才更懂魯迅

2018年是魯迅的《狂人日記》一百週年,2019年就是五四運動一百週年,在這個時間節點上,許子東提出了一個口號:重回魯迅。

重讀魯迅對於許子東來說收穫非常大。很多人說魯迅晚年的世界觀轉變了,許子東懷疑這個說法,他認為魯迅世界觀並沒有根本性的轉變,這一次重讀給他留下最突出的一個印象就是兩個關鍵詞——奴隸與奴才。魯迅講奴隸有三種定義:一,清朝的國民臣民,魯迅常常對年輕人說,他天生生出來就是奴隸,他是清朝的,年輕人是民國的;二,被壓迫的人;三,吃了苦沒辦法反抗叫奴隸,但是如果吃了苦,還要在這苦當中找出樂趣來,那就是奴才。從這個角度來講,魯迅對奴隸到奴才有三個非常關鍵的區別:一,奴隸是一種狀態,奴才是一種心態。

許子東認為,魯迅對中國人,對中國這個民族,對人性的認識,超出原來的認知,原來看得太淺了,魯迅要跟甘地比,兩個大民族在整個近代被西方化的過程當中,一個產生了甘地,一個產生了魯迅,全世界對甘地評價很夠,對魯迅評價不夠。

許子東:“奴隸”是狀態,“奴才”是心態

張愛玲的愛情觀

音頻節目《許子東細談張愛玲》當中,阿城評價張愛玲:寫盡人性之惡,再回首,一步一光明。許子東非常贊同,他認為張愛玲就是這樣,《赤地之戀》是張愛玲筆下唯一一次出現了高尚的愛情,非常虛假,那部小說的評價是她藝術上最差的。張愛玲寫了很多悲觀的愛情,但這不代表她悲觀,她自己追求起來飛蛾撲火、義無反顧,這說明了她其實對愛情有很高的標準,別人覺得可以理解的愛情,她都覺得不能忍受,所以她會把它寫成千蒼百孔。小說寫的那麼精明,自己怎麼這麼糊塗,但糊塗就說明她浪漫了。許子東認為浪漫有很多種,有的人是從頭到尾浪漫,最後人家也受不了,但有的人是機關算盡,什麼事情都斤斤計較,可是他卻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他放縱、任性。張愛玲就是這種。

2018年是魯迅創作《狂人日記》100週年,許子東曾說:一百年了,有些事情翻天地覆,有些事情變化不大。時代發展太快,當我們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與舒適的時候,是否還能靜下心來,重拾最原始的書本閱讀?匯聚當代名家思想精髓,分享個體在大時代中舍與得的中國智慧,敬請關注由捨得酒業與鳳凰網聯合打造的時代人物高端訪談節目《捨得智慧講堂·中國智慧》,聆聽許子東講述他眼中的文學與經典。

《捨得智慧講堂》作為捨得酒業自主打造的大型高端IP,承載捨得酒品牌理念,以創新性品牌傳播方式、顛覆性的營銷理念,傳播"捨得即中國智慧"的核心內涵。

與鳳凰網聯合打造的大型時代人物高端思想對話節目《捨得智慧講堂》,由著名記者胡玲主持,全年每週四播出,收視率在鳳凰網排名第二。龍永圖、鄧亞萍、餘秋雨等行業大咖紛紛做客講堂,節目圍繞社會熱點下當代人物的經歷、觀點及智慧理念為內容核心,以名家面對面形式講述人物的捨得智慧,透過個人命運與家國命運的交聯,探尋一個集體、一個國家和一個時代的抉擇背後所蘊含的中國智慧。

許子東:“奴隸”是狀態,“奴才”是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