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菏澤“鬆限令”,不合時宜還是因地制宜?

12月18日一夜之間,山東菏澤宣佈取消2017年才發佈的“出售新房和二手房需滿2年”限售令的消息刷屏。

雖然“松限”的第一槍由一個並非經濟發達且房屋均價尚未過萬元的小城市打響,但在眾目睽睽之下,民意滔滔聲中,菏澤取消限售的新規或許仍會出現變數,但至少股市已經做出快速反應,其餘90個出臺限售令的大中城市動向就耐人尋味了。

菏澤“松限令”甫一登場,今天(19日)的地產股如久旱逢甘露,難得地“漲”聲一片。不僅僅龍頭地產股紛紛翻紅,甚至出現在菏澤拿了2塊地的負債高企準備被借殼的魯商置業迅速漲停、整個行業板塊領漲股市的久違場景。地產股“苦限售令久矣”,因而稍有放鬆的風吹草動,市場就會浮想聯翩。

短評!菏澤“松限令”,不合時宜還是因地制宜?


市場想象和揣測的是,菏澤“松限”了,其他限售限購的城市會怎麼動作?如果在經濟形勢發展變化、投資需要的情況下,這種試探是會得到默許還是被制止。

一般而言,政策有兩類:一類是“一刀切”,決不允許哪個地方搞“地方特色”。如計劃生育就是這類,個人所得稅也屬於此類。另一類是“因地制宜”,房地產政策基本上都屬於這一類。

既便是在決策層於“7·31”提出“堅決遏制房價上漲”高標準嚴要求之際,地方政府由於GDP增速、財政收入支出和緩解地方債務等需要,仍會在土地和房地產政策上有“因城施策”的騰挪空間。

如今,房地產調控領域史上最嚴的“7·31”新政已推行半年,且成效明顯。房價過快上漲之勢早已成功遏制,土地溢價率普降,區域性量價齊跌頻現,70個城市中二手房價格環比下跌的已經達到17個。於是,“因城施策”自然就會提上各地方政府的議事日程。於是,部分房企和投資者恐怕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在各地房價已經企穩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大背景下,局部的“松限令”有可能增加。

近一個月,儘管A股大盤跌跌不休,但地產股已出現多次異動。究其原因,就在於投資者認為區域性“松限令”會出臺。甚至有傳聞說2019年地方政府會容忍房價出現不超過CPI的漲幅。此傳聞是否成真,還有菏澤打響取消限售“第一槍”的政策結局,倒可能成為房地產調控在2019年何去何從的信號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