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認識的“小芳”們:那些關於北京女知青的如煙往事

我所認識的“小芳”們:那些關於北京女知青的如煙往事

電影《美人草》劇照

村裡有個姑娘叫小芳

長得好看又善良

一雙美麗的大眼睛

辮子粗又長

在回城之前的那個晚上

你和我來到小河旁

從沒流過的淚水

隨著小河淌……

李春波的一首《小芳》,流行於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那時我剛參加工作,單位一位同事對這首歌可謂感同身受。他作為北京知青到雲南插隊時只有十五六歲,等回到北京已屆不惑之年。這位同事在雲南上了大學,成家立業,娶妻生子,娶的是當地的白族姑娘,巧的是她的名字也叫小芳。

我對知青的印象始於童年。記得是我剛記事的時候,有一天晚上家裡來了幾個穿戴齊整的北京知青,他們不知道從哪兒弄到了一網兜雞蛋,請母親幫忙炒了吃。那時候雞蛋是極其稀罕的東西。母親用自家油、大蔥給知青們炒好了雞蛋,他們用我家的碗一人盛了一碗,坐在板凳上吃。我那時有五六歲吧,坐在炕上眼巴巴地看著他們吃,口水都流下來了。我盼著他們能剩一口給我,但知青們最後把炒雞蛋吃得一點渣都沒剩下,也沒說個客氣話,甚至都沒抬眼看一眼我這個小孩。這在我記憶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跡,那天晚上炒雞蛋的香味至今飄散不去。後來想想,那時的知青也不過十六七歲,哪裡懂得什麼人情世故。

那時,北京是我們嚮往的地方,我家的炕圍子(北方農村流行的一種室內牆壁裝飾畫)上面,請畫匠用油彩畫了不少風景畫,有北京天安門、頤和園、武漢長江大橋等,我最喜歡的是天安門和頤和園。少年時代的我經常或蹲或坐或躺在炕上,用手摩挲細細品味壁上的畫,神遊祖國大好河山。那時覺得北京是遙不可及的地方,彷彿一輩子也去不了。

我所認識的“小芳”們:那些關於北京女知青的如煙往事

女知青老照片

後來,我知道了在我家的這個小鎮上,插隊的北京、天津知青還真不少,據地方誌記載,在我家鄉落戶的知青有516名之多。上世紀八十年代知青大返城後,有部分與當地人結了婚的北京女知青留了下來。她們可以說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小芳”吧。

我的高中英語老師就是其中一位。她姓彭,名字中也有一個“芳”字,一口京腔,快人快語。她嫁給了我們學校的校工。她兒子和我是同班同學,後來根據政策落戶回到了北京,而彭老師和愛人仍留在我的故鄉。後來我的這位老師進了縣領導班子,主管教育。每次我去找同學,他家都是高朋滿座。有一年我的這位老師到北京看望兒子,同學呼我,希望聚一下。可惜我當時正在火車上沒辦法回電話,遺憾錯過了。

還有一位女老師,也是北京知青,教我們初中地理。姓武,名字記不清了,好像是很男性化的一個名字,與“小芳”無緣。這位武老師身材瘦小,皮膚白皙,眼窩稍深,長著一對當地人稱的“花眼眼”,年輕時應該是位不少人追求的美人。我們最愛聽她的京腔,她說話細聲細語,但語速極快。她對自己要求極嚴,雖然教的是副科,但認真到了刻板的程度,上課像鐘錶一樣準時,從不缺課。有一天下大雨,我們以為武老師不會再來了,正在教室鬧得沸反盈天,門一開,武老師披著一件老式軍綠雨衣站在雨中,她光著腳穿著一雙解放膠鞋,挽起的褲腿顯得腳踝特別白。我們頓時都驚呆了,教室裡鴉雀無聲,只有雨聲譁然。

我所認識的“小芳”們:那些關於北京女知青的如煙往事

上山下鄉的女知青

那些流落到窮鄉僻壤的“小芳”們,她們經受歲月風霜依然明亮的雙眸,她們經過時代洗禮依然堅毅的表情,鐫刻在我們的記憶裡,閃現在歷史長河中。她們將青春和熱血拋灑在邊疆,將自己的生命融入腳下這片熱土,她們在奉獻出光和熱的同時,也給我們打開了通往外面世界的一扇窗。

謝謝你們,“小芳”!

最後,還是以李春波的這首歌曲《小芳》結尾吧。據說,李春波後來如願以償娶到了他所愛的小芳。

謝謝你給我的愛

今生今世我不忘懷

謝謝你給我的溫柔

伴我度過那個年代

多少次我回回頭看看走過的路

衷心祝福你善良的姑娘

多少次我回回頭看看走過的路

你站在小河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