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龍港“陳華垟”

解讀龍港“陳華垟”

解讀龍港“陳華垟”

龍港“陳華垟”

前言:“陳華垟”,我人生的花季在此走過,三年的故事光陰彷彿如昨。不必刻意回憶,無須濃墨一筆。“龍港十二中”(原叫“平等中學”)我的母校,三十載前的那個秋季,從張家堡(原平等鄉政府所在地)搬離,尋得這一處靜謐,之後無數莘莘學子“讀書明理”,難忘的初中時代,自是留戀不已。而今我重返校園,踏足舊地,這裡的一草一木,一切那麼陌生,又似是那麼熟悉……

解讀龍港“陳華垟”

解讀龍港“陳華垟”

(一)村莊概述

陳華垟,地處龍港平等社區西南,與宜山接壤,紡織業是其家庭收入主要來源。龍宜公路貫穿而過,村民以陳姓為主,另有呂、周、王、章、楊等姓氏。

陳華垟村陳氏,始遷祖穎裘公,生於明永樂十七年(1419),系瓚公裔孫,由宜山甲底遷居陳華垟。

陳華垟村另一支陳氏。始遷祖世存公,系安漳公8世孫,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由藻溪元店遷居陳華垟村。

陳華垟綵樓橋呂姓,始遷祖呂光前,字贊乾。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由藻溪元店入遷來此定居。

解讀龍港“陳華垟”

解讀龍港“陳華垟”

解讀龍港“陳華垟”

解讀龍港“陳華垟”

(二)依路向東

在陳相閩擔任陳華垟村書記的幾年期間,村之東首龍宜公路沿線,住房是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從老式落地房依水而居,到依路新建民房,再到一二十幢嶄新套房,村居面貌有目共睹得到改觀。

前不久陳華垟村中型超市的入駐,方便了村民們的日常購物。質量的保證、服務的到位、位置的選取、商家的理念、買者的心態等等方面的綜合平衡,超市經營迎合了鄉村市場需求,從而逐步取代小賣部也是一種趨勢。

解讀龍港“陳華垟”

解讀龍港“陳華垟”

解讀龍港“陳華垟”

解讀龍港“陳華垟”

解讀龍港“陳華垟”

(三)西有名橋

陳華垟村西首有座“綵樓橋”,古稱是“蔡樓橋”,歷史名橋,江南兩座半橋之一橋。由於年代久遠,成了危橋,近年得以重建。橋旁的古榕,依舊枝繁葉茂。

獨自站在綵樓橋上,凝望著橋下河水緩緩流淌,思緒回到那段求學時光。那時的橋沒有鋼筋混凝土的氣派壯觀,只有樸實敦厚的石板,橋身長滿苔蘚訴說歲月滄桑。課餘稍有空閒,我會經常一個人也會約上幾位同學在橋上來回徜徉,抑或榕樹下促膝長談,嘿,說些什麼如今大抵遺忘,來不及感嘆,三十春秋容顏改,不再年少而輕狂。

解讀龍港“陳華垟”

解讀龍港“陳華垟”

解讀龍港“陳華垟”

解讀龍港“陳華垟”

(四)母校之變

我當年就讀的龍港十二中,就一棟教學樓六個班,外加一個簡易食堂和泥土操場,這是我們記憶中的鄉村中學校園。外出活動少之可憐,偶有學校組織看場電影去了平等影劇院,還有一次秋遊之行南雁蕩山。

物換星移,剛過新世紀,“崇文樓”、“崇德樓”、“崇禮樓”,一幢幢嶄新的樓房拔地起。平禾塘詩情畫意,塑膠跑道操場格外亮麗,排球教學特色項目徹響名氣,大凡校友,喜見母校變美、樂聞人才濟濟。

解讀龍港“陳華垟”

(五)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即是早晨盛開的鮮花,傍晚的時候撿起。寓意重拾往事,舊事重提。謹以些許零星文字記錄那個遠去的年代。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還沉浸在“烏龍山剿匪記”電視劇“也有老母親”歌聲主題悽慘結局的悲壯、琢磨“珍珠傳奇”“天資蒙珍寵明眸轉珠輝”的沈珍珠最後到底去哪了呢一味遐想,很快告別快樂無比的小學,到龍港十二中求學,天天路過去陳華垟的這片田野,現已是一條水泥澆築的馬路,當時踩踏的是青石板不平之路,卻從春種苗秧到秋收稻浪,同學結伴,一路芬芳。

解讀龍港“陳華垟”

解讀龍港“陳華垟”

當年學校旁民房的小賣部,不忘課間購買的花生糖,一解嘴讒。

解讀龍港“陳華垟”

最愛冬日晨間去陳華垟中心橋邊一平房購買兩個饅頭,再來碗熱氣騰騰伴有辣椒醬的湯,哈哈至今回味無窮。

解讀龍港“陳華垟”

當年初三時,為了多擠出時間複習,索性我租住龍宜公路沿線這三層樓,依舊石英裝潢面牆,它們模樣未改。

解讀龍港“陳華垟”

解讀龍港“陳華垟”

一樣的老屋,不一樣的後門臺上,繁字體未曾脫落,還是那麼清晰。上聯:前門增百福;下聯:後戶納千祥。橫批:迎祥。我想家族喜祥,亦是世人夙願。

解讀龍港“陳華垟”

這是在陳華垟一古屋後捕捉到的棕櫚,孩提時代,記憶深刻的棕櫚樹,夏初開花,葉間盛開著玉米穗子似的黃色花朵。調皮的玩伴相互間是否灑過一串串花粉。粽葉可作蒲扇,用來包粽子,於是在自食其力的那個年代,村裡隨處可見,此時已難得一見。

解讀龍港“陳華垟”

解讀龍港“陳華垟”

古語云“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可見糧食對於百姓的重要性。平等糧倉,糧食收儲之所,位於龍港十二中校園旁。曾記得,夏天收割稻穀後不久,平等各個村莊,農戶們乘坐一艘艘木船來此排隊交公糧的情景嗎?

解讀龍港“陳華垟”

解讀龍港“陳華垟”

村裡的兩座寺廟,象徵一個年代的虔誠。

解讀龍港“陳華垟”

“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老舍先生《養花》有道,而陳華垟橋頭邊上有戶人家,養花幾十年如一日,也讓我佩服有加。彈指一揮間,我從懵懂之少年,即將到多少嚐盡些辛酸的中年,誰人又能不感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