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二中、省實、香港科技大學都來了!南沙要成下一個教育強區?

“如果現在買房,房價繼續下跌怎麼辦?如果不買,等房價漲上去,後悔還來得及嗎?”

——混沌的市場下,越來越多的購房者在同一個問題中糾結掙扎。

有房的也一樣恐慌。一些嘴上說著對價格不在乎的剛需,現在成了房鬧;手裡握著幾套房的,也在盤算“要不要拋售”......

前天,廣州住建委嚴禁雙合同的說明出爐(官方!廣州住建委:將優化預售和網籤價指導機制,嚴禁雙合同!),迷茫中的購房者又陷入困惑:恢復單合同?房價會漲嗎?還是利好購房者?

樓市的迷霧似乎更重了——

看不清的房價走勢,猜不透的政策調控,難預料的廣州樓市......

猜不透的政策調控,也有律可循

嚴禁雙合同、個稅抵扣房貸,接連兩條重磅消息又刷屏了這兩天的朋友圈,駐足觀望的購房者表示一臉懵逼,還沒來得及上車,說好的寒冬就要回暖了?

其實觀察每一個階段的廣州樓市的變化,歷年樓市調控鬆鬆緊緊,似乎每一輪危機(2008、2011、2014樓市谷底)都有政策挽回,總體趨勢是上漲的。

2008年:金融危機,樓市下調。推出減息。免稅等新政救市。

2009年:市場逐漸復甦,高價拿地頻。樓市政策開始收緊。

2010年:嚴政策年,“穗4條”開始限購之路。

2011年:房地產大打組合拳,調控不放鬆,房價下跌。

2012年:政策欲緊還松 量穩價升折射樓市變遷。

2013年:樓市在調控中跌宕前行。

2014年:嚴格限購,首次打擊雙合同,成交量明顯萎縮。

2015年:樓市利好新政連環出擊 新房成交重回高峰。

2016年:樓市政策穩定 成交金額歷史高。

2017年:樓市調控顯成效!樓市成交量跌價穩。

不過本輪週期,跟以往又不大相同。從調控歷史上看,在此輪“房住不炒、遏制房價上漲”的背景下,當前國家對樓市的調控力度可以說是史上最嚴苛的一次。

在這樣的外因下,即便樓市稍有鬆動,房價也未必有報復性上漲的機會。

地產經濟學家鄧浩志也認為:取消雙合同可以真實還原市場情況,但實際房價仍然基本保持穩定,利好不會對房價有太多推動作用。預計今年年底仍有不少項目有降價促銷可能。

現在要不要買房,他們這樣說

中介:買!

為了讓朋友圈的人都住上房子,中介朋友們可是煞費苦心,緊跟熱點,你問他們房價漲還是跌,能不能買房...那還用問?

廣州二中、省實、香港科技大學都來了!南沙要成下一個教育強區?

網友:看漲看跌各半

網友的意見則精彩紛呈,看漲看跌的都有,甚至不少“預言家”浮出水面。

廣州二中、省實、香港科技大學都來了!南沙要成下一個教育強區?

專家:剛需上車,投資謹慎

對於廣州樓市的發展,大部分房產專家的看法是:短期微跌,中期維穩,長期看漲。對購房者的建議則是:剛需自住上車,投資炒房謹慎。

不過這句話聽得多了,有的人不禁會問,難道剛需的錢是大風颳來的,剛需就不在乎漲跌了嗎?

其實可以這樣理解:

1、房價可以回落,但是大幅下調的可能性不大。

2、剛需迫切需解決眼前問題,比如:結婚,生娃,孩子上學。

3、剛需想要踩準抄底時機,難。錯過調整期可能又迎來房價上漲。

尤其前日,住建委的一紙嚴禁雙合同令,將首付門檻大大降低,剛需上車變得更容易了。

廣州二中、省實、香港科技大學都來了!南沙要成下一個教育強區?

不過,要注意的是,在樓市下行期,一無概念二無產業三無人口支撐的遠郊區,必然率先開啟下跌步伐。而中心城區有學位、醫療、交通、人流等硬件條件的支撐,一般不會輕易下跌。

對於投資來說,國家目前的主力是限房價、穩經濟、救實體。想要靠投資房產實現財務自由的,請謹慎前行。

你的觀點又是如何呢?

本文來源於房頻,不代表小鼓說樓市觀點,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