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燒完”後會變成什麼?宇宙中的恆星,都逃不過“三種”結局

太陽“燒完”後會變成什麼?宇宙中的恆星,都逃不過“三種”結局

我們知道,地球上許多能量的來源,包括能夠產生這麼多的生命,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太陽的功勞。有了太陽這顆熊熊燃燒的“火球”,才有了地球上的勃勃生機。但是許多人應該都曾想到過,太陽總有一天是會燃燒殆盡的。那麼如果太陽燒完了時候,它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太陽“燒完”後會變成什麼?宇宙中的恆星,都逃不過“三種”結局

太陽是宇宙當中最為典型的一顆“恆星”。我們在天空中能夠看到的許多星星,基本上也都是宇宙當中的恆星。恆星是一種在引力的作用下,凝聚而成的“等離子體”星球,內部的“核”會不斷地發生聚變反應,向外釋放能量,直到星球的“壽命”結束。那麼恆星的壽命走到了盡頭,又會變成什麼樣?

太陽“燒完”後會變成什麼?宇宙中的恆星,都逃不過“三種”結局

所有的恆星其實都逃不過三種結局:質量小的恆星會變成“白矮星”;質量稍微大一點的恆星,會變成“中子星”;如果質量再大一點的恆星,就會坍縮成為“黑洞”。距離我們人類最近的恆星太陽,就屬於質量比較小的恆星,它在50億年左右之後,也會變成白矮星。

太陽“燒完”後會變成什麼?宇宙中的恆星,都逃不過“三種”結局

恆星的生命週期是一個不斷演化的過程。它首先是大爆炸產生的星雲,在引力的作用下凝聚成為大小不等的恆星,之後進入一段很長時期的燃燒狀態,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太陽的狀態。而恆星在燃燒了一段歲月之後,內部的熱核聚變反應結束,它就會慢慢膨脹成一顆巨大的紅巨星。

太陽“燒完”後會變成什麼?宇宙中的恆星,都逃不過“三種”結局

紅巨星的膨脹出的外部,是類似星雲的燃燒物質,而反應生成的碳、氧等等物質,就會在紅巨星的內部聚集成為“白矮星”。直到外部所有的燃燒物質反應完畢,消散在宇宙當中,就只剩下了體積極小,密度極大的白矮星。白矮星再經過無數年的冷卻,最後會變成黑矮星,然後靜靜地躺在宇宙當中,等著宇宙的盡頭。

太陽“燒完”後會變成什麼?宇宙中的恆星,都逃不過“三種”結局

但是不是所有的紅巨星都能夠這樣變成白矮星。有些質量很大的紅巨星,甚至會發生紅巨星爆炸,形成超新星。超新星爆炸同樣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傾瀉到宇宙當中。而在超新星的內部,反應生成的碳氧等等元素會繼續發生反應,甚至連硅元素都會發生聚變反應,直到最後56個質子和中子緊緊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鐵元素,整個中子星就是一塊巨大的磁鐵。

太陽“燒完”後會變成什麼?宇宙中的恆星,都逃不過“三種”結局

而如果紅巨星的質量大到了一定的程度呢?在經過了超新星爆炸之後,它的內部就會坍縮成為黑洞。恆星在變成了黑洞之後,會吸收掉周圍所有在“史瓦西半徑”內的物質,包括宇宙中速度最快的光,也難以倖免。目前科學家對黑洞還不是非常的瞭解,也只能通過附近星體的變化,來研究黑洞的一些物理性質。

太陽“燒完”後會變成什麼?宇宙中的恆星,都逃不過“三種”結局

以太陽為參考標準:通常質量在8個太陽以下的恆星,最後會坍縮成白矮星;質量在8~20個太陽之間的恆星,最後會坍縮成中子星;質量在20個太陽以上的恆星,最後會坍縮成黑洞。所有的恆星到了壽命的盡頭,都逃不過這三個結局,包括太陽也是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