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一次性補繳“划算”嗎?

社保一次性補繳“划算”嗎?

社保,社會保險,社保基金,社保卡,社會保障卡

社保一次性補繳“划算”嗎?聽聽專家是怎麼說的

當今社會,社保問題是一個比較受人重視的問題。畢竟交社保是很有好處的,它有政府多方面的維持和補助,即便虧損了,也是由政府來承擔後果的;也比銀行存款少收取了稅費,每個月得到的收益也會更多;也可以使暮年的生活得到完美的保障。

但是有的人由於多方面的因素,譬如不願繳納、時間尚早,或者是因為經濟方面能力沒有繳納過社會保險抑或是斷繳了一段時間,那如果快要到退休的年齡了,突然想要一次性補繳,“划算”嗎?我詢問了一些專家,他們告訴我一共有幾點因素。

依專家來看,第一點要看有關繳費的基數問題,沒有交過社會保險的人,一般情況下都沒有固定的工作單位,因為城鎮職工的社會保險是被強制繳納的。而沒有工作單位的就是城鄉居民,城鄉居民的繳費基數,是以當地人民的月平均工資取決的,這就影響了一次性要補繳的數目了。這也就是說如果在你補繳之時,當地人民月平均工資高了,你要交的數目就會更多,這就不“划算”;反之,相對來講就是比較“划算”的。

第二點就是滯納金的問題。如果一段時間沒有交社保,這就要多出一種費用:滯納金。城鄉居民一般是逾年才需要繳納滯納金的。滯納金的計算,以日為單位,為每日應繳納的數額的萬分之五。所以斷繳的時間太長的話,一次性交也是不“划算”的。

第三點就是你一次性繳納了社保之後,能不能夠拿回你的本錢的問題了。首先是待遇方面的“本錢”,你一旦繳納了社會保險,就能夠享受工傷、醫療、失業和生育等等方面的來自社會可靠保障。其次社保有很重要的一塊,就是養老保險。養老保險要在達到退休年齡之後才可以領取,那退休年齡之後還能活多少年就是一次性繳納保險之後能否拿回本錢的關鍵原因了。一般的居民,在交社保之後每月大約可以有1300元的養老金,一次性繳納一般是交九萬元左右。並且,繳納的錢也不是都退還到你的賬戶,有三分之二是要被劃入統籌賬戶的。據此來計算,退休之後六七年過後才能完全拿回本錢,所以如果能長壽的話,一次性繳納社保就是“划算”的。

不僅如此,一次性補繳社保是否“划算”還有其他因素,比如相對於不補繳的人來講有什麼優勢。先要知道,養老金以現在的情況來看的話,是逐年上漲的,收益比率大致為5.5%。如果將其代替為銀行存款、投資等,就沒有那麼高的收益了,所以一次性補繳社保還是比不補繳的人群來的“划算”。

所以根據專家所說,我們是不是知道了一次性繳納社保是否“划算"了呢?就是取決於繳費基數、滯納金、退休年齡後壽命長短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