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足主帅陈洋的心里话

《球报》独家报道:

2018年已经进入到了最后一个阳历月份,这一年里辽宁沈阳宏运队再一次经历了中国二级联赛的征程。若要回顾和总结这一个赛季,作为球队主教练的陈洋无疑最有发言权。在足协杯前《球报》与陈洋取得了联系,约定好了本次专访。

辽足主帅陈洋的心里话

当陈洋回到沈阳后,在一所古色古香的茶楼中,伴随着丝竹之声,陈洋指导向《球报》讲诉了自己对这一年中甲联赛的感受。

《球报》:2018赛季结束一个月后,能总结一下辽足2018赛季的表现吗?

陈洋:用2018赛季有些太过笼统,还是从几个阶段分别总结一下吧。因为当我接手的时候球队的人员变动比较大,特别是队伍中五个能力非常突出国内球员已经确定离开,杨旭和朗征上赛季属于租借,所以他们已经回归各自球队了;然后是三个队员胡延强、杨宇、小王亮,这些基本都是确定转会的了。

然后还有一些队员没有参加球队的冬训,那么可能是属于半离队的状态;那么虽然他最后没有离队,但是当时球队的态度是留人也要留住队员的心,这样才能够和所有人在一起战斗。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球队整个一个冬训的效果并不好。

从准备期的所有队员到队后的磨合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同时在去年降级以后,队员的这种心态上也不是非常好;队员还是对中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还认为自己是中超球员踢中甲应该没问题。但事实上吃了大亏。

辽足主帅陈洋的心里话

所以在上半年12轮的比赛当中我们拿了11分,应该说成绩非常的不好,甚至到了保级圈附近。好在那个时候很多球队的分数并没有拉开,都是在一场球之内。所以那时候对教练员来说更重要的是让队员认识到他们头脑中的想法一定要符合球队的现实,不要看不起中甲的这些球队和球员。

所以在休赛期帮队员做好对中甲联赛认识之后,那么球队开始进了外援上的调整。老将詹姆斯因为上半年一直没有进球,证明他从那次重大的伤病中恢复的并不好。那么我们做了一个外援的更换,再加上世界杯休赛期给了我们一个“夏训”的时间,那么球队在下半年的18轮中拿到了30分,最后以41分的积分排在了第8名。

那么应该说在联赛的后半段应该是球队不断上升的一个阶段,可以看到辽足球队完整的一个主力阵容、一个主力框架,而且在这个组织框架当中完成了全新的内外援组合,更重要的是主力阵容中有4到5名的93后球员。

我觉得球队主体的框架是非常重要的,这种结构是承上启下的一个构成。所以要总结2018整个赛季来说,球队是走上了一个积蓄力量,然后逐渐上升的这么一个通道。

《球报》:我想了解一下,现在球队目前的平均年龄是怎么样的状态?

陈洋:总体来说球员年龄结构还是很合理的,老中青球员都存在。刚才着重提到了93年的队员,比如王皓、张振强、张延军,这些都在球队里基本占据了首发阵容的位置。然后91年的宋琛;根据规定联赛中还有一个U23队员必须要上场的,那么基本是固定在冯伯元、孙兆靓、王峤队员上,然后97年的两个队员也有过好几场出场的机会,那么就是杨帅和周思楠。

所以可以看到我们的首发阵容中90后的年龄段结构非常清晰,那么比他们年龄大的基本就是87年的张野、熊飞、89年的桑一非,再加上外援也是很成熟的年龄中。所以可以看到,球队的年龄结构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他们这些队员都基本上参加了全年的比赛,踢了一个完整的赛季。

《球报》:本赛季在第二阶段开始的5场比赛中球队打得很好,甚至积分榜上已经接近了冲超集团的附近,但是连续两场都是在领先两个球的情况下被对手在补时阶段扳平,然后后面还有两场比赛甚至被逆转了。好像总体来说,辽足这个赛季不太会踢领先球?

陈洋:我觉得媒体不应该这样总结和界定这一问题,这容易给外界一个错误的引导,需要每一场球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地去分析。

辽足主帅陈洋的心里话

那么比如说我们对黄海那场比赛,我们在场上进球和人数都领先的时候应该进第三个球从而是杀对手的。那时大家的注意力更多地是想着如何组织好进攻,然后我们确实也创造出了很多的机会,穆伦加就有两个单刀球,一个打在门柱上,一个是射骗了,还有一个禁区的机会推给了门将,还有其他的队员也有比较好的得分机会。

那么他们的注意力在进攻上的时候,恰恰在最后阶段防守就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对方虽然少了一个队员,但为了扳平比分最后阶段采用了一个后卫盯防穆伦加,其它8个人都投入到进攻当中。结果最后我们后卫禁区内盯人出现了问题,那么这是一个属于偶然的现象。

那么紧接着第二场,我们对绿城也是在二比领先的时候,后面发生了什么可能有些就不是外界知道的了。比如我们的队员受伤为了能够治疗把球踢出了界外,他们不把球掷还给给我们,出了一些其他非常规的一些问题,所以给别人造成了连续两场被扳平的印象。

辽足主帅陈洋的心里话

但实际上我们也有打得很顽强的比赛,我们打深圳的客场。那时我们已经连续踢过了黑龙江、新疆两个连续的课程,然后再到客场去打深圳。他们先进球,然后我们扳平再反超,中场前又被对手反超,下半场我们又扳平。

那么这种韧劲我觉得是应该鼓励的,并不是说我们在这种比赛的状况下,队员犯了错误,而是在客场我们是完成了那么困难的一场比赛。特别是在深圳今年目标是冲超,那阶段还是刚刚准备连胜的时候,我们在客场很被动起伏的状态下,仍然这种韧劲,我觉得这是一种进步。

另外一个就是我刚才说过今年辽足是完全的全新阵容,请记住这一点。这个全新的阵容中的绝大多数的队员都是今年第一年打完整的联赛。那么在整个联赛过程当中,一定会某一场比赛犯一两个同样的错误,这就是他们成长的代价。

《球报》:因为大家也知道辽宁队之前两次降级,第一次下去之后出现了你所在的这一波“辽小虎”,然后回到甲A后也得到了很好的一个成绩;然后第二次降级之后,于汉超、杨旭、杨善平他们回到中超后也打到过联赛季军,甚至是获得过争取亚冠的资格。那么目前球队后备力量怎么样?

陈洋:总体应该说是不如前两次冲上甲A或者冲超的时候。

因为当时我上队的时候是94年,然后95年我们大批的年轻都被租借出去打了很多比赛。辽宁队降级以后,我们再回到球队的时候,经历了96、97两个赛季的甲B。那么在97年底的时候,真正的所谓的“辽小虎”一波队员才进入了一队。

辽足主帅陈洋的心里话

所以分开来看,当时在96年97年的时候,我和曲圣卿、肖战波、张玉宁、庞利、曲乐恒已经上了一队了。那么去巴西健力宝的队员李铁、李金羽和姚立98年才归队。所以“辽小虎”在真正的爆发点来临之前,在甲B联赛中还是经历了一个三年积蓄的过程。

那么08年又不一样,08年我已经做了助理教练了。于汉超他们87年龄段球员已经在2005年就已经上了一队了,但我当时05年还没退役的时候,和于汉超他们这87年那批队员已经在一起踢球了,所以他们也是经历了05、06、07、08到09年,也是一个爆发点。

那么真正的辽宁队的几次的这种向上的冲甲还是冲超,应该说是一一个相对完整的一个年龄段在一起,然后加上外援和几个老队员,带着这个球队,都是这样的一个模式。那么前几年整个辽宁足球处在青训体系的不健全和大量年轻足球人才的外流的困境下,现在再想走这样一个道路是比较困难。

《球报》:作为一个教练,您感觉自己在哪方面还需要有一些提升?

陈洋:年轻的教练肯定是要全方位的提升,也有一些媒体记者问我说,要在打多少分怎么样。我认为这不管是中国的教练,还是中国的足球,都有想拿到满分的愿望,但现实是还有几十分的空挡。

比如说像回答刚才关于不会踢领领先球的问题上,就可以发现我需要提升的地方——在临场上如何让队员引起对我发现问题的重视? 是通过换人还是通过场外的提醒,让队员有一些提示,扭转这种问题的发生。今年来说,有的时候我看到了场上的一些问题,但是不幸地让他们发生了。

再比如说训练当中,我们如何能够更多地掌控足球、掌控比赛?怎么能够让队员学会控球打法,在更多时间内的掌控比赛。足球比赛是90分钟,我们中甲联赛的净打时间是应该在45分钟到50分钟左右,那么我们在这个时间内,我们能不能掌控25分钟到30分钟的控球时间?

过去在中超的时候,辽宁队是一个防守反击的球队,是一个弱队,那么你逐渐让它成为一个强者,队员的这种心理的状态,还有技术技能的这种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心理状态,让他们真正的有这种成为强者或者接受自己成为强者的感觉也是我要去帮助队员培养的。

《球报》:2019赛季咱们球队外援方面会有一些调整吗?

辽足主帅陈洋的心里话

陈洋:这个问题必须得在整个辽宁足球的大环境下,有了俱乐部明确的指导和定位后我们才能做具体的工作。目前还是在2018年的收尾工作当中,所以2019年的工作还没着手去做。

《球报》:我们也知道外界好像对您压力比较大,比如说球迷对你喊下课,然后媒体对您有不合理的一些批评,那么您还是坚持留在辽足主教练的岗位上,为什么呢?

陈洋:我自己实际上没发现媒体上有不合理的批评,辽宁本地的没提示也没有给我任何压力。球迷喊我下课也仅仅是随机的。

因为我回来的时候就说了,现阶段就是希望能够帮助球队做点事情;那么有任何人能够更好地帮助这个球队去做事情的时候,我可以离开。至少我接收到的信息,球员、俱乐部、很多的媒体、很多的球迷给我的是一种鼓励,特别是我的球员和俱乐部,所以我非常有信心。

我对球员的这种改变和改造,队员是非常接受的,特别是这全新的阵容里的相对年轻的队员,他们会有一些正能量的反馈。他们也会对外界、对俱乐部,告诉我们每天教练组合做了什么、我个人都做了那些好的工作。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在涨球,所以他们很愿意在我的指导下去完成更好的提升。

我也能感受到,今年这些问题中有一些是带有球迷的情绪的。在这一点上我能够感受到很多外界球迷们内心有一种痛苦。很多跟随辽宁对多年的的球迷心中还是感觉球队应该带着老一辈辽宁足球比如说“十连冠”的那种光环,用这样的一把尺子来评价我们这批队员踢球和做教练,我觉得这是不公平的。

因为“十连冠”年代和如今中国足球时代完全不一样了。你们带着这种心态是一种痛苦的心态。我曾经也有过的,因为我正好跟唐尧东指导、马林指导和赵发庆指导他们退役之前一起踢过球了,而且我替他们接了班。所以说我非常知道“十连冠”的时候,辽足在我们心中代表了什么。那么这种落差,如果每个人不面对现实、不接受的话,我们痛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在痛苦当中,我们什么也做不了。

我们一定要在这种痛苦当中去做事情,而且是要真正地做事情。难道球迷喊我下课,就不喊其他的教练下课吗?辽宁球迷的口味很高,可以说如果里皮来了可能也会被喊下课的。而且就辽宁足球目前的状况来说,里皮也不敢的。辽足主教练这个位置上就是火山口,同样一批球迷面对同样一支队、同样一个教练,为什么今天喊了明天他就不喊,因为辽沈球迷特别是老球迷的还是有一种高眼光的传递。过去老辽宁队的这种见谁赢谁的时代短期内已经没有可能再现了。

所以我去年之所以回选择回辽宁队,就觉得我新生代的这些教练员还可以做一些回报一些权力。所以我希望媒体朋友也能引导球迷现实地看待辽宁足球的现实情况,让他们的目光从好多年前辽足高度带回到现在的水平。

我可能目前有一种《英雄儿女》中王成的痛苦,就是一个人在坚守阵地。我们再不坚守的话阵地就没了,辽足的牌子倒了,你们能接受吗?本地媒体今年特别支持我们工作,因为大家非常知道我们有多难,因为他们天天跟队。

可以说去年中超结束之后,辽足一个完整的阵容然后突然没有了,然后重新再来是什么概念?对于一个球队和教练来说是个什么概念?!然后你再看看最后2018年联赛结束以后,完整的阵容里年龄结构是什么样的?我们的主力阵容中还是有人有很高价值。这个价值哪来的,是一个联赛打下来的,这些人都是第一年参加一个完整的联赛,他能不犯错误吗?其实我们要看大的方向,我们最后的答卷是什么?成品!!

如果可能的话,我甚至希望能够有一次关于辽宁足球的座谈会,邀请到体育系统领导、资深足球老教练、俱乐部官员、球员教练、体育记者和真正懂球的球迷代表,大家一起研究,辽宁足球真实情况到底怎么样?球迷是什么看法?媒体有什么疑问?球员什么状态?俱乐部是什么生存环境?大家能够得到一个共识,再一起形成解决真正问题的合力。

球报独家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