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外星系的“面孔”

所謂的河外星系就是銀河之外的星系。人們可以觀測到大約10億個同銀河系類似的星系,按照它們的形狀和結構,可以分為:旋渦星系、棒旋星系、橢圓星系、不規則星系和活動星系。

河外星系的“面孔”

河外星系是面光源,人們可以測量它的表面亮度,研究表面亮度的變化規律。一般說來,物質密度越大,輻射就會越強,光度在星系視面上的變化情況反映了物質分佈的情況。橢圓星系的大小差異很大,直徑一般在3300多光年至49萬光年之間,其質量差異也很大;旋渦星系的直徑一般在1.6萬光年至16萬光年之間;不規則星系直徑一般在6500光年至2.9萬光年之間;星系的質量一般在太陽質量的100萬至10000億倍之間。

河外星系的“面孔”

范登堡按照絕對星等的大小把河外星大致系分為五類:超巨系、亮巨系、巨系、亞巨系和矮系。測量銀河系到河外星系距離主要方法有:標準燭光法、紅移法。距離我們銀河系近的河外星系有大、小麥哲倫星系和仙女星系。

河外星系的“面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