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這12城被點名了

2018年11月29日,新華社播發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12座城市被點名、賦予區域協調發展的重任。

注意,這12城被點名了

12個入選城市分佈圖


筆者專門去了中國政府網搜索了一番,在政策一欄點入中央有關文件,發現了這份意見。

其中在內容的第二條“建立區域戰略統籌機制”這一點,提出了推動國家重大區域戰略融合發展的措。下面是原文件中對應部分的內容節選:

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城市群帶動區域發展新模式,推動區域板塊之間融合互動發展。以北京、天津為中心引領京津冀城市群發展,帶動環渤海地區協同發展。以上海為中心引領長三角城市群發展,帶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為中心引領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動珠江-西江經濟帶創新綠色發展。以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等為中心,引領成渝、長江中游、中原、關中平原等城市群發展,帶動相關板塊融合發展。加強“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戰略的協調對接,推動各區域合作聯動。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著力推動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

注意,這12城被點名了

北京市


從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得到信息:北京、天津、上海、香港、澳門、廣州、深圳、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這十二座城市被國家選中,承擔相應的區域戰略統籌任務。從相關區域來看:

  1. 京津冀是“北京和天津”的雙城模式,但是也重點提出了河北雄安新區在疏解首都功能上的任務。
  2. 珠三角地區值得注意,除了廣深兩座傳統意義上的一線城市,還添加了香港這所國際化大都市和澳門這個世界聞名城市。
  3. 西南地區還是如大家想象的那樣,成渝雙雄共同承擔著相關的重擔。
  4. 西安在西北地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然成為西北地區的首選。
  5. 九省通衢的武漢和交通要塞鄭州也成為了這次選擇的對象。
  6. 讓人難以置信的是華東地區居然只有上海入選,實力強悍的南京和杭州卻不在之列。
  7. 東北地區無一城入選,值得深思。
注意,這12城被點名了

上海市


從以上描述來看,各個區域內,大多都是存在雙中心或多中心,而只有華東和西北為單中心。在西北,無論是從城市規模和能力上來說,也只有西安才能承擔這樣的重任,與之近況相同的華東,卻並不是這樣的原因。

注意,這12城被點名了

天津市


為什麼大陸是這10座城市入選?

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來說明這個問題:

  1. 首先從地理位置上來說,這12座城市分列中國各個方位(除了東北),其實這份文件一開始就講明瞭目的,是為了
    區域協調發展,所以區域是一個重點的考慮因素,而這12個城市恰恰在這一點上能很好地滿足要求。
  2. 其次區域的協調發展一定要有領頭羊的牽領,落實到一個地域,就是要有實力較強的城市群。而在城市群裡,突出作用的說到底也只是那幾個厲害的城市。我們可以看到這12城分別位於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關中城市群。這些城市群,前三者都是世界級的,後面四者也處於中國最重要的城市群群體之中。
  3. 最後是城市地位,除了實際實力外,城市地位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其實從第二點我們就知道了發動區域協調作用的一定是大城市群裡得突出城市,這個要求恰恰和“國家中心城市”的地位相符合,事實上,“國家中心城市”就是那麼一群實力強悍,能力突出,具有較大輻射力的大城市。“京津滬渝穗”是中國最先設立的五大“國家中心城市”,所以入選是毋庸置疑的,在後面的“國家中心城市”名額擴展中,成都、西安、武漢、鄭州成功入圍,所以此次入選也算是意料之中。深圳作為傳統的四大一線城市之一,經濟活力好,輻射能力強大。能夠入選也是正常的。
注意,這12城被點名了

重慶市


注意,這12城被點名了

國家級城市群


為什麼香港和澳門能入選?

廣州和深圳本就是一線城市,在全國的輻射能力也很大,講道理說,廣深足以承擔華南地區的發展任務,但是中央此次卻提及香港和澳門,讓它們四者協同。筆者認為香港和澳門作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在世界上都是聞名的,特別是香港,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影響力並不是廣深能夠媲美的,國際貿易頻繁,大陸可以依靠香港澳門的巨大外來資金進行發展,讓港澳參與到整個灣區甚至華南的建設中來無疑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注意,這12城被點名了

國家中心城市


為什麼長三角只有上海入選?

細心的讀者或許能發現,珠三角地區有四城入選,而作為同樣發達的長三角地區卻只有上海入選,這讓人十分困惑。講道理,長三角地區的南京、杭州並不比入選的12城中的某些差,卻沒能出現在榜中。筆者認為南京、杭州雖強,但是在國家定位上並不是“國家中心城市”,這一點無疑對入選是減點一些分數的;其次,南京、杭州、蘇州、無錫之列距離上海這個超級巨頭太近,在最近的規劃中,上海一枝獨秀,感覺國家有意做大上海,讓其成為媲美紐約、東京、倫敦的國際化大都市。還有就是上海大都市區概念的提出,涉及到的城市眾多,南京、杭州、蘇州、無錫全都在其大都市區域內,也就是說南京、杭州、蘇州、無錫這些城市遲早會成為類似於上海的衛星城市。

話說到這了,我們就可以大致地看到以後一段時間內的城市發展格局了,既然這12城入選,那麼國家肯定會優先發展這12個城市,未來的潛力巨大,至於具體以後怎麼發展是不得而知了,對於每一個入選的城市來說,這是一份機遇,更是一份責任。

你認為下一個“國家中心城市”是誰? (單選)
0
0%
瀋陽
0
0%
深圳
0
0%
長沙
0
0%
青島
0
0%
廈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