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板世俗的藩籬,富貴和貧窮到底能不能在一起?

你會接受一個跟你貧富差距很大的另一半嗎?


到了結婚年紀的寶寶們應該深有體會,現在被父母唸的最多的還是自己的終身大事,就算是相親也會塞你一個“門當戶對”的。


叫板世俗的藩籬,富貴和貧窮到底能不能在一起?


叫板世俗的藩籬,富貴和貧窮到底能不能在一起?



當然,如果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肯定很樂意享受,但這畢竟也是小概率事件。


叫板世俗的藩籬,富貴和貧窮到底能不能在一起?


叫板世俗的藩籬,富貴和貧窮到底能不能在一起?



貧富選擇分男女,現在的女性有這麼物質?



叫板世俗的藩籬,富貴和貧窮到底能不能在一起?



一個會員就能拉開差距,你QQ是SVIP而自己連充值都不曾有過,這條深溝如何跨越?


叫板世俗的藩籬,富貴和貧窮到底能不能在一起?



貧完之後也該說點正經的,在我翻看了幾百條粉絲評論後又收到了一個故事。

@露露熙熙

結婚之初,人人誇我嫁得好,連我父母都說,這樣的家庭高攀了。兩家人除了結婚那天一起吃了個飯,後面幾乎沒同過桌。

我生了兩個女兒,二女兒剛落地婆婆就迫不及待地說:再生一個嘛,如果不是兒子就打掉,老公點了頭。

我說兩個女兒夠了,孩子多了顧不了教育,他說反正有錢,養得起!

我說孩子不能慣,他說買幾個玩具怎麼了?

我說我們想法都不一樣,怎麼過完下半生?他說,鬧夠了就快去帶孩子。

生活的瑣碎磨掉了我們彼此的感情,爭吵過冷戰過,我什麼都可以妥協唯有孩子這一項不能。

前段時間,我選擇了離婚!


叫板世俗的藩籬,富貴和貧窮到底能不能在一起?



網上有個《95後婚戀觀的調查結果》,在“最看重伴侶什麼條件”這一問題的選擇上,“三觀一致”居然排第一,而“經濟條件”只排五項中的倒數第二

何為三觀合,網上有人總結:

你喜歡看書,他喜歡玩遊戲,這不叫三觀不合;

你喜歡看書,他說看書有什麼用?不就是裝文藝嘛,這才叫三觀不合;

你喜歡去西餐廳吃牛排,他喜歡在大排檔擼串,這不叫三觀不合;

但是他說那玩意兒死貴,還不好吃,說你真是做作,這才是三觀不合。


叫板世俗的藩籬,富貴和貧窮到底能不能在一起?


從她的敘述中不難看出其癥結就是人們常說的門不當戶不對與三觀不合。


世上三觀不相同的伴侶那麼多,為何有些成了神仙眷侶,有些則成了泣血怨偶?

其實在兩人相處裡,“合”字最為重要,你要找的不是一個三觀相同的人,而是三觀相合的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原則,一個懂得包容的人可以接納世間的不合,而不是拿著自己的三觀強加給別人。

所謂君子,和而不同。

《簡愛》中有一段話:

愛是一場博弈,必須保持永遠與對方不分伯仲、勢均力敵,才能長此以往地相依相息。

因為過強的對手讓人疲憊,太弱的對手令人厭倦。

有人說,一個人最大的幸福就是:談勢均力敵的愛情,結門當戶對的婚姻

就如昨日評論所說:你是超級會員,而我連會員都不是,我配不上;

如果有富婆包養有什麼不好?但是與富婆相遇的概率太低,還是放棄;

凱特是平民就是讀書牛一點,還不是照樣嫁威廉王子,只是不是誰都有機會讀聖安德魯斯大學 ;

半個月吃不上火鍋就想得慌的人,讓他頓頓吃西餐,難以想象!

叫板世俗的藩籬,富貴和貧窮到底能不能在一起?


現實中豪門與普通人相逢的機會並不多,大部分難以跨越的價值觀,可能只是鳳凰男遇上了孔雀女,經濟適用男碰上了能作愛花的大小姐,大概根本談不上什麼階級,但是已經夠鬧心的了。

曾經在知乎上刷到一個故事,講的就是嫁了一個鳳凰男的糟心事。過年城市女去鳳凰男的老家,見證了什麼是真正的“男尊女卑”。

小姑子挺著大肚子艱難地為一家老小做飯,而男人們卻坐在院子裡打麻將。後來城市女也懷孕了,得來的不是丈夫的體貼而是那句:“不就是懷個孕麼,矯情什麼?我們那邊的女人要生了還下地幹活呢!”

叫板世俗的藩籬,富貴和貧窮到底能不能在一起?


可見,跨越階級價值觀的難度,大概不在於鴻溝的深度和寬度,而是和跨越的方向有相當大的關係。

過慣柴米油鹽的人會認為詩情畫意太不切實際,這樣的的兩個人如何走在一起?

塞林格說過,“一定要和笑點跟你一樣的人結婚”。

在社會節奏越來越快的現在,真愛似乎也變成了稀缺品。

我們對於真心的渴望從來沒變;對尋找動人有趣靈魂的渴望,從來沒有改變。

如何尋找一個soul mate(靈魂伴侶)成了大多數人的訴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