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政策雙管齊下,技術人才不斷迴流

作為共和國的重工業基地和大糧倉,東北有輝煌的過去。但是近年來,對於東北地區營商環境的非議很多,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投資不過山海關”。社會資本望而卻步,東北地區的經濟增速快速下滑。如何優化營商環境,重塑形象,是振興東北的首要任務。隨著“放管服”改革的推進,企業運營成本降低了,融資渠道更通暢,人才也開始迴流。春江水暖鴨先知,營商環境的改善,身在其中的企業感受最深。

經濟之聲系列報道

“暖心”政策双管齐下,技术人才不断回流

第二篇

政府和企業“暖心”政策雙管齊下,

技術人才不斷迴流

“暖心”政策双管齐下,技术人才不断回流

哈爾濱的優勢就是人才、生活成本,包括這種生活的環境,整個都要比深圳好很多。

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後,在深圳工作了三年的宋秦濤現在又回到了哈爾濱。他現在是哈爾濱海能達科技有限公司應急與物聯網產品線副總經理。

“暖心”政策双管齐下,技术人才不断回流

海能達產品

在這家總部位於深圳的專業無線通信行業龍頭企業,有幾千人的研發隊伍,全球佈局的十大研發中心中,哈爾濱是最大的“分舵”。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這家人才密集型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

公司方面,從薪酬待遇到股票期權等,看得見的是收入的增長。哈爾濱海能達科技有限公司運作經理劉巖:

人力資源部對於這樣迴流的人才,一個人每年連續資助3000至5000元,留人就是在工資上、待遇上,有股票期權和其他的政策。

政府方面也在不斷推出各項政策。去年底,哈爾濱市為解決人才引進難、留住難等問題,出臺施行了一系列政策,今年又出臺了《關於2018年高校畢業生申報安家費生活補貼有關事宜的通知》。不僅如此,還專門為人才蓋了新的宿舍樓。

新蓋的,專門給我們企業,讓我們企業這些年輕人,前期沒有買房的可以在這裡過渡,對我們的政策支持是非常多的。

“暖心”政策双管齐下,技术人才不断回流

哈爾濱人才公寓內部

不僅僅是哈爾濱,長春市為了吸引人才,從去年底就啟動了“萬人計劃”。長春新區在推進試驗區建設中,還緊盯產業、企業和項目需求,突出“高端”,積極創新人才引進機制,大力引進、培養域內外高層次人才。

公司更是不遺餘力。作為國家基因工程新藥孵化基地,長春金賽藥業為了引入高層次人才,工資漲幅打破慣例,緊跟市場。金賽藥業戰略運營總監李光珍:

比方說他的收入已經到了什麼級別,但是我們企業沒有這樣的先例,但是我們會馬上增加哪怕是30%的工資,也要選到最好的人才。

“暖心”政策双管齐下,技术人才不断回流

金賽藥業化驗室

近年來,東北加快升級轉型,在原有的產業基礎上培育發展生物醫藥、智能製造等多種新興產業。新興產業的發展,人才是關鍵。避免專業人才流失,有效地引才、留才已經是企業和政府部門的共識。正如哈爾濱安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辦公室主任薛正光說的,人才站在制高點,企業才能站上制高點。

重點就是在哈工大、哈工程等院校招學生,每年能招100至200人。但是你要是政策待遇跟不上,環境再跟不上,那麼就很難留人。人才站在制高點,企業才能站在制高點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