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口濱江要是變成“豪宅區”,就徹底沒戲

武漢人最關注的幾個想象空間,現在看,唯一落定就是漢口濱江。

“二七”改“漢口”,很明顯是升級

名字對人,對一個板塊的影響其實很大。

有人問哥,堤角的房子會不會漲?

哥回答,你聽堤角這個名字,就不會漲。

還有人問,那黑泥湖一帶呢……

扯遠了。

漢口濱江,是市場特別關注的板塊。

未來肯定是武漢最高級的地方,國際商務區分分鐘。

理由?

——你看,華髮、綠城、萬科、中信泰富、新世界,都來了,還有濱江大Boss瑞安,個個身懷絕技,如今扎堆抱團,隨時電call神龍。

哥就潑一盆冷水——

不管多少大牌開發商扎堆,也堆不出“國際商務區”。

住宅豪破天際,也改變不了板塊氣場。

如果漢口濱江變成“豪宅區”,將徹底沒戲。

1

城市級商務區,永遠是不動產價值最高的地方。

上海陸家嘴、新天地;深圳南山前海;北京國貿CBD;廣州珠江新城……

房價備不上20萬,都不好意思開盤,動不動過億大平層。

所以,怎麼能說漢口濱江變豪宅區,就沒戲?

漢口濱江要是變成“豪宅區”,就徹底沒戲

說到這些流淌著黃金的板塊,你首先想到什麼?

只有重度地產狗,才會立馬想起湯臣一品、翠湖天地、深圳灣壹號。

對普羅大眾,永遠是東方明珠、小蠻腰、大褲衩,以及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

他們已活成傳奇,集日月精華於一體,堪稱中國城市顏值和功能的珠穆朗瑪。

這才是不動產價值巔峰的基石。

豪宅,不過是這快土地孕育出最燦爛的花朵。

這就是問題。

漢口濱江,從出生至今,呈現給市場的,永遠都是豪宅豪宅豪宅。

幾千人排隊搶房,好火啊;

單價突破4萬,厲害啊;

5000萬身價的大老闆被呼來喝去,市場畸形啊;

哥覺得,危險啊!

這麼多豪宅扎堆,含著金鑰匙出生,卻個個想蹭天地配套。

你說這裡開發商牛逼。

金茂、綠城、華髮,牛逼嗎?

同樣牛逼。

目前在陽邏扎堆。

SO,住宅即便再多豪宅,也堆不出濱江商務區。

2

根據規劃,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南起黃浦路,北至漢堤街,東起沿江大道,西至解放大道,規劃面積約288公頃。

該區域將打造集齊商務辦公、高端商業、文化娛樂以及創意產業為一體,同時兼具生態宜居功能的城市中心區。

漢口濱江要是變成“豪宅區”,就徹底沒戲

現在,住宅有點“喧賓奪主”。

城市級商務區,是功能定位。

這個功能,不是睡覺。

是代表這城市最先進的生產力,匯聚最高階的生產資料,錢。

所以,所有商務區都把金融產業,當爺爺供著。

漢口濱江天賦非常好,但怕就怕重複“傷仲永”的故事。

武漢有很多規劃起點很高的板塊,被城市寄予厚望。

原本應該擔當驅動力的項目,抓緊時機賣住宅,或者把商辦地塊,切碎成無數張房產證出讓、轉賣。

最後,一地雞毛。

感謝這個時代,雖然離當初預期相去甚遠,但並不妨礙住宅的銷售。

只不過,商業,變成陳記炸醬麵和蔡林記的饕餮大戰;

商務,P2P、小貸公司如過江之鯽,輪番登場寫字樓。

漢口濱江,二環內、一線臨江,城市+資源,妥妥具備豪宅的底層邏輯。

但堂堂“國際商務區”,只會供應豪宅——

對得起“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定位嗎?

對得起長江主軸啟動區、核心區的期望嗎?

如果僅僅做豪宅,漢口濱江對城市的意義,只能在比拼奢華的路上,一去不返。

問題是,限價大背景下,又比不出個所以然。

無非是有限的成本,投入你視線所及的範圍

3

所以,哥一直說,漢口濱江能不能成,不在於豪宅夠不夠豪,能不能貴過這個院,那個岸的。

關鍵,看以中信泰富為首的幾個綜合體以及商務辦公項目。

漢口濱江要是變成“豪宅區”,就徹底沒戲

最近,某大廈舉辦開工儀式,雖然長江已進入汛期,但這個亮相很重要。

終於為漢口濱江,注入一丟丟“非住宅”元素。

相比單體寫字樓,這個版塊更大的城市功能擔當,是佔地約340畝,地上建築面積約120萬方的中信泰富濱江金融城。

規劃呈現形態——涵蓋6棟保險+總部辦公樓、閱江高檔住宅及公寓、城市文化中心、大型商業和學校。

很多人都知道漢口濱江,現在哥敲黑板——

這個區域的價值,不是比誰到天地更近。

他驅動力板塊,是二七濱江國際商務區的發展神經中樞——濱江核心區。

正是中信泰富地塊所在地。

也是漢口濱江,唯一拉通解放大道——沿江大道,整體開發運營的項目。

漢口濱江分兩部分打造,其中核心區才是重點。

規劃總用地面積約83公頃,南起頭道街、北至建設渠路,東起沿江大道,西至解放大道。

打造華中首個“保險+”國際總部商務區,未來將入駐17家世界性、全國性金融保險企業區域總部。同時配備商務辦公、創意辦公、酒店、文化商業等業態為核心區商務人士服務。

所以本質上,中信泰富濱江金融城,成功。

漢口濱江才是具備國際視野的城市級商務區。

他失敗,嘿嘿,這個版塊就是被天地輻射的,普通居住板塊。

比後湖離天地更近,能看點江,戶型更大,僅此而已。

漢口濱江要是變成“豪宅區”,就徹底沒戲

4

正因為這個項目對漢口濱江岸線,太重要,當初這塊地出讓時,條件設置極為苛刻。

除地塊總價接近百億,還要求競買人須為2016年美國《財富》雜誌公佈的世界“500強”企業,承諾引入世界500強企業2家以上(含2家)的區域總部,並1個月內完成註冊入駐。

同時,引入6家以上(含6家)取得“一行三會”頒發的經營許可證的全國性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區域總部,以及世界“500強”區域總部。

地塊開拍前,中信泰富已與武漢市相關部門就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項目開發相關事宜簽訂合作備忘錄。

所以外界一度認為,這地寶地有“內定”之嫌。

哥認為,這個“內定”,太合理了。

武漢城市的臉面,長江的門戶。

通過城市翻新,需要傳承這座城市的文化;需要重倉這座城市的經濟輻射功能;需要承載這座城市對未來的探索。

這種地塊,不適合“人民幣玩家”。

四線、高週轉開發商,傻大黑粗只會舉牌,地王名聲是在外,最後做出來的東西,自己尷尬、市場尷尬,連競爭對手都尬。

拿地就是要拼爹。

敢在武漢二環內玩大型舊改、城市翻新的開發商,華潤也好,招商也好,中信泰富也好,誰沒個好爹?

沒有好爹,就沒有資源整合能力,所謂引進500強,不過旗下公司的辦公室調配。

沒有資源整合能力,就沒法加速城市界面改造,城市功能迭代。

不管你TOP30還是TOP20,兇猛X系也罷,都老老實實在武漢郊區高唱“五環之歌”。

這是當下武漢房地產開發的基本格局。

漢口濱江要是變成“豪宅區”,就徹底沒戲

5

所以中信泰富濱江金融城,不是純商業項目。

因為對城市太過重要,ZF投融資平臺2049入股參與,從內至外,把控項目按既定方向打造。

定位中國未來城市典範,濱江金融城未來的呈現,不止地上綜合體。

以PPP模式參與基礎設施建設,融合地上地下二維整體規劃,海綿城市+江源熱泵,加持整體品質。

未來泰富濱江金融城,商務功能定位TOP保險投資,涵納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基金等全覆蓋金融產業。

作為智慧立體城市,以立體交通+立體景觀+立體配套的三位一體呈現。

這是由地鐵、輕軌、步梯、電梯、平臺、樹橋所形成圍繞項目的立體交通體系,無縫聯接城市主幹道——項目各期組團——江灘公園,成就城市交通功能、濱江立體景觀和多元商業配套的完美融合。

最有特色的是,一座橫貫項目的城市樹橋景觀道,聯接商業、辦公、休閒娛樂及居住,與濱江生態公園無縫對接,打造商務區核心景觀廊道,形成城市多維度濱江景觀交通。

漢口濱江要是變成“豪宅區”,就徹底沒戲

值得品讀是項目城市人文傳承。

在武漢國際化發展的背景下,濱江金融城既保留傳統歷史文化遺址武漢二七紀念館、林祥謙紀念雕塑等,也力求與現代藝術建築有機結合。

通過樹橋、雕塑廣場、工人之路等,串聯區域歷史人文景觀。

將濱江公園藝術區、戶外公共藝術區、藝廊+展覽+音樂廳等功能區融為一體,打造多元藝術城市。

一座“城中城”土地翻新項目,把多元藝術、國際金融、智慧立體交通與濱江生態,完美融合城市於一體,啟迪未來生活的無限可能。

這是武漢2049的城市密碼,也是漢口濱江翻新這座城市的驅動力。(來源武漢買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