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成都市法院召開訴源治理: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成都實踐座談會

头条|成都市法院召开诉源治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成都实践座谈会

7月20日,四川省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辦專職副主任邢林一行帶領新華社四川分社、中國新聞社四川分社、法制日報四川記者站、人民法院報等新聞媒體到成都中院召開了“訴源治理: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成都實踐座談會”。成都中院黨組書記、院長郭彥出席座談會並向參會領導及新聞媒體介紹了成都法院踐行“楓橋經驗”,深化“訴源治理”改革的相關情況。四川省綜治辦綜合處一級調研員張濤、省委政法委宣傳指導處四級調研員黎江,成都市綜治辦副主任權秀峰、基層處副處長李小平等人出席了座談會。

头条|成都市法院召开诉源治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成都实践座谈会

成都法院在對“楓橋經驗”的研究、學習和吸收過程中,將楓橋經驗中“依靠人民群眾、就地解決糾紛”上升到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進而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戰略高度來認識,把解紛成本與解紛層級相結合,把解紛重心前移與司法促進保障相結合,把“楓橋經驗”和法院審判相結合,於2016年8月部署開展“訴源治理”改革探索,豐富和發展了“楓橋經驗”的時代內涵。

“訴源治理”具體包含四個層次的涵義:從深化社會基層治理的層面,避免和減少糾紛的發生;從減少進入訴訟程序的層面,避免已出現的糾紛形成訴訟,促進糾紛向訴訟外其他解決方式有效和順暢分流;從訴訟程序層面,通過各種訴非銜接的渠道,優質高效化解已經形成訴訟的糾紛;從訴訟案件的處理階段層面,大力提高一審案件質效和自動履行,從而減少二審、執行、再審及涉訪等案件,儘可能避免矛盾糾紛升級。

头条|成都市法院召开诉源治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成都实践座谈会

從改革之初,成都法院就學習借鑑“楓橋經驗”理念,跳出法院視野,努力合力借力推動“訴源治理”,將“訴源治理”融入成都市社會治理和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總體部署,標本兼治,內外並舉,形成了“黨政主導、綜治協調、源頭防範、訴非聯解、多元共治、司法保障”的工作格局。近幾年來全市道路交通事故通過平臺化解70多萬件,進入訴訟渠道的僅佔3%左右;全市法院近兩年在線上線下推動近25萬件涉法涉訴糾紛向訴訟以外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渠道分流;部分法院收案量在2017年出現了下降趨勢;“訴源治理”的創新項目----“和合智解”調解平臺被評為2016年四川省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優秀創新項目,收錄進《中國在線服務創新實踐案例》和《中國法院信息化藍皮書》,在黨的十九大期間入選國家“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前期的有效實踐,先後得到了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範銳平,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書記鄧勇的肯定性批示並要求總結推廣,被最高人民法院司改辦副主任汪世榮評價為新時代“楓橋經驗”成都版、法院版。“訴源治理”的改革理念和經驗做法已納入成都市委關於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工作的重點部署,將在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各職能部門、各個社區全面推廣和落實,“楓橋經驗”的法院實踐正在升級成為成都版。

攝影:徐獻

头条|成都市法院召开诉源治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成都实践座谈会

總第36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