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圈原理:如管理沒有“餘裕”怎會有創新?

管理微課堂 · 2

甜甜圈是一種油炸圓餅,中間有一個洞。“管理哲學之父” 查爾斯·漢迪認為,如果用甜甜圈來形容一種管理狀態的話,則應該相反,即甜甜圈的中間應該是實心的,四周則是空的(當然,這麼一來,說是“圓餅原理”可能更貼切些)。

查爾斯·漢迪認為,工作或生活,都只有一部分是核心,即甜甜圈的中心,是你“必須做的”,而甜甜圈的圓周則要依靠你從事的其他活動來填滿它,即你“能夠做的”,圓周是你圍繞核心而創新的空間。理想的工作(或者管理方法)應該既有核心,又有可供自由發揮的空間。

從管理的角度而言,每個工作崗位的核心內容、責任必須定義清楚,但是,過分強調核心責任會使人失去創新能力,然而若給予太大的圓周職責,就是給予較多的選擇,也會有犯上許多錯誤或出現意外等風險。如何把握核心與圓周的平衡,實現組織和個人較為理想的工作、發展狀態是一種深刻的管理藝術。

點評:查爾斯·漢迪在工業文明時代能提出這樣的理念,實屬難得。但也因為這個理念與當時的企業需求並不吻合,所以並沒有深入人心。而在互聯網時代再來回顧這一言論,會發現它的價值:管理當然要有“實心”(核心),自由的空間也不可或缺;沒有相對彈性的空間,就像注滿了水的杯子,不留一絲餘裕,就不太可能有創新。平衡“實心”與“圓周”的矛盾在於企業制度創新。

甜甜圈原理:如管理没有“余裕”怎会有创新?

加入“管理之聲——華夏基石讀友群”添加微信s13611264887,姓名+公司+職務+聯繫方式,審核通過後即可入群。讀友群定期組織管理知識分享、同行及跨界交流等。

“管理之聲——華夏基石語音微課”上線了!試推廣期。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語音微課程。

↓↓↓

點擊“閱讀原文”獲知更多華夏基石圖書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