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冬奥反思之六:体育外交无小事 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我国长期的对外交往中,“外交无小事”一直是外交人员在实践中奉行的重要准则,迄今依然影响着外交人员及对外交往实践。而作为外交窗口之一的体育外交也要遵从这一原则,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刚刚结束的平昌冬奥会的比赛中,中国选手在优势项目短道速滑项目上遭到了各队最多的9次判罚,在总计51次判罚中占了17.64%。换言之,中国队满项参赛男女个人项目共18个人次,加上接力共20个参赛次数,被判掉了一半。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云心”曾在2月13日曾经向各位做过一些介绍,这里再赘述一次。

平昌冬奥反思之六:体育外交无小事 牵一发而动全身

中国滑冰协会主席李琰与国际滑联短道速滑技术委员会主席兰伯特

短道速滑本身就是一项具有极强观赏性的比赛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即便选手们都通过了终点也不知道最终的名次,因为还有裁判的判罚,这也是这个项目的魅力所在。本届平昌冬奥会男子项目裁判长来自英国,女子项目裁判长来自美国。他们和所有的国际滑联指派的裁判员都在2017年11月中国上海举行的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中出场,也就是说上海站比赛的裁判是为平昌冬奥会预演的。

而就是这样一个可以在家门口可以和冬奥会的裁判们搞好关系的比赛,却因为上海站最后一个比赛日男子5000米接力决赛的判罚而改变了。当时就是2月12号判掉韩天宇和任子威的英国裁判长判罚中国队在接力的比赛中犯规,取消录取资格。这引起了中国滑冰协会主席、中国短道速滑队领队、主教练李琰的抗议。在赛后组委会举办的欢送晚宴上,作为主办国协会主席的李琰迟到了很久,致使所有的嘉宾都只能尴尬的等待她的入席。而后李琰又像国际滑联短道速滑技术委员会主席兰伯特女士(加拿大)抗议,“国际滑联需要更专业的裁判执法比赛,如果不能做到中国滑冰协会会考虑不再申办世界杯赛。”这一技惊四座的抗议,让整个欢送晚宴失去了原有的热烈气氛而草草收场。

随后,一名在本次冬奥会上执法的裁判在其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她是一个疯狂的人,一会儿是主席、一会儿是领队、一会儿是主教练,我真不知道她在和说话时是什么身份”。这一推文几天后被删除,但依然在短道圈子里广泛传播。

短道速滑项目在国际滑冰联盟中有单独的技术委员会,技术委员由五名官员组成,负责规则制定、赛事组织、裁判员选调等工作。我国著名运动员杨扬目前担任的是国际滑联第一理事,但是只能在国际滑联事物上拥有表决权而在短道速滑项目中影响力较弱。在与国际体育联合会的交往中,以主席的身份、代行领队职责、发表主教练的观点是极其不恰当的,而在整个国际滑冰联盟的各个会员国中,也只有中国队是主席、领队、主教练一个人一肩挑。

有些时候,不是一个好教练都能做个好主席,抛去历史功绩就目前的情况看也不能说是一名好教练了。而一个好主席、一个好教练距离一个好的体育外交官依然有着极其长远的差距,不是会讲英语,有张美国绿卡就可以。体育外交需要的是头脑!这一点我佩服张吉龙、佩服于再清,最佩服何振梁老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