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樓市大鬆綁?不對!2019樓市定調在這兒

樓市稍有風吹草動,各種傳言和猜測就會漫天飛舞。這不,隨著山東菏澤(網友戲稱“準三線城市”) 宣佈放開限售後,多地樓市調控政策也出現了一些變化。“大放水來了”“房價要暴漲了”等謠言不脛而走。

最近,到底哪些地方的樓市調控有了新動作?明年樓市會不會“大鬆綁”?房價又會不會重現猛漲勢頭?答案都在下面了。

現象一:有的對商業地產開了口子

廣州 商服類地產可有條件賣個人

12月19日,廣州市住建委發文,宣佈完善包括公寓、商鋪在內的商服類房產銷售政策,去年3月30日前土地出讓項目不限定銷售對象,可以銷售給個人。


明年樓市大鬆綁?不對!2019樓市定調在這兒



而早在2017年3月30日,廣州市就發佈通知,進一步收緊樓市限購,其中包括加強商服類房地產項目管理。個人想購買商服類地產項目用作居住的窗口被關上。

這份文件出臺後,意味著只要在2017年3月30日之前出讓的商服類房地產項目,個人均可購買。這實際上,是對此前樓市調控政策的微調。此前的廣州“330新政”確實堵住了開發商擅自“商改住”的通道,但是“一刀切”也不行。有一些開發商在政策出臺之前將商服類房產開發成了公寓或商鋪,卻因政策變化導致有資格的購買者大量減少,這違背了“法不溯及既往” 的原則。

現象二:有的購房條件放寬了

珠海 非本市戶籍購房社保要求鬆動

12月21日,珠海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發佈消息,該市相關區域已經降低購房門檻,非珠海市戶籍居民購房續繳納社保時間縮短,只需根據人才類型不同要求社保繳納時間分別為1個月、3個月、1年不等。就可獲得購房資格。

這就意味著,非珠海市戶籍居民購房不需要再連續繳納5年社保。


實際上,這項政策調整,是對此前過緊限制的一種“修正”。市場人士認為,此前連續繳納5年社保方可獲得購房資格,對於外地在珠海工作的剛需族是一種“誤傷”。

由於珠海市常住人口和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差距較大,此次政策調整,也是“因城施策”的體現。

現象三:有的首套房利率下調了

深圳 多家銀行下調首套房貸利率

近日有媒體報道,深圳多家銀行將首套房貸利率下調。

其中,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已將首套房貸利率下調至基準利率上浮10%,而農業銀行和交通銀行暫未下調。

儘管近期多地傳出下調房貸利率,但總體來看,房貸利率仍處於較高水平。據融數據顯示,2018年11月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71%,環比10月持平;11月,上調利率銀行數量較上月減少,首套平均利率首次出現持平,整體來看利率保持相對穩定。

其實,仔細查看多地的政策微調,不難發現,這些變化是各地政府在履行地方政府主體責任的前提下,根據本地房地產市場的實際情況,進行的政策調整。比如,深圳多家銀行下調首套房貸利率,是在前期連續多個月上漲的情況下,適度回調,與樓市鬆綁並無必然聯繫。

樓市消息不斷,如何能在眾說紛紜中不被人忽悠?看清大勢是關鍵。那麼,2019年樓市的大勢是什麼?主要有4個——


明年樓市大鬆綁?不對!2019樓市定調在這兒



大勢一:2019年,樓市穩字當頭


“三穩”(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被列入住建部2019年十項重點任務之首,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對於房地產市場來說,穩定壓倒一切。需要指出的是,穩定其實是雙向調節,大漲不是穩定,暴跌也不是穩定。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要構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大勢二:房住不炒不會有絲毫動搖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住建部2019年十項重點任務中明確提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這些基調再次給剛需購房群體吃了定心丸。人口流入量大的一線、二線城市和其他熱點城市,也將降低准入門檻,增加公租房有效供應。

大勢三:分類調控將成樓市常態


房地產市場的平穩運行,離不開因城施策、分類指導。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情況千差萬別。從房地產市場的實際表現看,大半年來,不同城市出現了“冷熱不均”的現實情況。住建部2019年十項重點任務重申堅持分類調控思路。因此,分類調控政策將成為樓市常態。

大勢四:租賃或將成為更多人選擇


住建部2019年十項重點任務中指出,人口流入量大、住房價格高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要盤活存量土地,加快推進租賃住房建設,切實增加有效供應。對於租房族來講,這可是個好消息,供應的增加將使租房更為輕鬆,租賃或將成為更多人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