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凡黑爾教授印象——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接待小記

接到在本次上海滴水湖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接待德國著名物理學家斯特凡·黑爾教授的任務是在秋高氣爽的十月中旬,距離論壇的開幕還有不到兩週時間。

當時的心情既激動又忐忑,激動的是能夠有機會與這樣一位世界級科學家、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如此近距離的接觸併為其服務,是一生中的榮幸,忐忑的是自己能否接待好這樣一位頂級科學家?自己所學專業是經濟學,以前從來沒有和物理學家交流過,萬一科學家和我談到一些他領域內的專業術語聽不懂怎麼辦?科學家的性格、愛好怎樣,與他溝通要注意什麼?雖然,在國外留學工作過多年,對自己的英語能力還有些把握,但是六年前回國以來就很少使用,將來與教授交流起來舌頭打絆怎麼辦?

斯特凡黑爾教授印象——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接待小記

於是,接下來這段時間,我晚上工作之餘做了不少準備,包括在網上查詢了教授的學術經歷、他所專長的高分辨分子顯微鏡成像領域的基本知識、他的成長經歷等等,甚至還惡補了中學物理化學一些基本概念,一切都為了兩週後的接待任務順利完成。

根據黑爾教授論壇期間安排,他於10月29日上午11點40分到達浦東國際機場,因此,當天上午論壇的開幕式和活動他是無法參加的。

記得29日上午,我早早地穿戴好,趕往機場貴賓室等候接機,距離他到達還有一個多小時,我便一個人在貴賓廳裡踱來踱去,手中捧著鮮花,嘴裡還練習著準備好的迎接用語。11點45分左右,黑爾教授出現貴賓室安檢通道,只見他中年模樣、身材高大魁梧、光光的腦袋上一根頭髮也沒有、戴著一副眼鏡,鏡片後面閃爍著睿智的目光,這和我之前在網上看到的照片幾乎一模一樣。

斯特凡黑爾教授印象——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接待小記

斯特凡·黑爾(Stefan Hell)教授

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

斯特凡•W•赫爾是著名德國物理學家,首次突破了光學顯微鏡中的衍射限制,因“發展超分辨熒光顯微鏡”,他與Eric Betzig和William E. Moerner共同獲得了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


此時,我的心情反而平靜了下來,心想這幾天一直期盼的科學家終於到了。我馬上手捧鮮花上前,熱情地歡迎他,教授也面帶微笑,接過鮮花,伸出他寬大的手掌緊緊的握著我的手,他和藹的態度一下子把我的緊張情緒打消了很多。我們和一位WLA協會負責迎接的馬老師一起乘上車,趕赴酒店。一路上教授談到他原來計劃是乘28日航班到上海的,但是不巧臨行前他那3歲的小兒子突然病了,他的夫人是一家醫院的主治醫生當天又要給病人做手術,因此,他只得推遲了一天行程在家裡照看孩子。我問他孩子現在好點兒嗎,他回答好多了,所以能夠今天趕到上海參加這次論壇活動。我此時心裡也是一陣感動,原來教授為參加這次上海的論壇是這麼不容易,不僅要安排好家裡孩子的事情,還要乘坐十個小時的飛機趕到上海,接下來馬上就要投入到後面幾天緊張的學術交流活動中。

我暗下決心一定要用自己最專業和周到的服務把教授在上海這三天的活動接待好、安排好,展現出我們科技城公司和臨港集團的風采。

將近下午1點鐘我們到達酒店,按照當天日程安排這時主會場就有一場關於光子科學的討論會開始了,而教授剛剛到達酒店,還沒有吃午飯。我馬上幫他辦理好入住手續並安排好行李,告訴他今天下午的日程,建議由我先帶他去餐廳用餐,然後回到房間休息一下,下午的討論會晚點或者乾脆跳過,因為2點45分左右所有科學家就要乘車趕往陸家嘴上海中心參觀和領導接見,晚上活動後很晚才回到酒店,這樣太累,再說下午的議題也不是教授的研究領域,但是教授還是堅持到餐廳簡單吃個午餐後直接讓我帶他去主會場。

從機場到達酒店後也就半個小時左右時間,黑爾教授就出現在了下午的光子科學論壇的主會場,為了不影響會場上其他科學家發言,他堅持站在後面聆聽,直到中間休息時才讓我帶他到位於第一排的座位上。此時,從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位世界級優秀科學家對待工作的熱忱態度、以及沒有架子、尊重他人的涵養!

下午去陸家嘴上海中心以及晚上浦江遊覽的活動都按照行程安排進行,我全程陪同在教授身邊。尤其是參觀上海中心-目前中國最高的建築,在乘坐高速電梯登頂時,講解員講到目前電梯的速度已達到每秒18米,也就是每小時將近70公里,教授拿出手機計算了下,然後點點頭對我說,嗯,64.8公里。在登上上海中心最高層俯望著陸家嘴美麗的夜景時,黑爾教授很興奮,不停地問我各種問題,“碼頭在哪兒?這是舊的市政府大樓嗎?…”他對我說他以前來過上海兩次,一次是在十幾年前,還有一次是在三年前來上海參加一次學術會議,他讚歎著上海這幾年發展之快,下次一定要帶他的太太和四個孩子一起來,親眼看看上海的這座中國最大的現代化城市的發展和變化。 

晚上活動結束回到酒店已是十點鐘,教授已顯得有些疲憊,畢竟下了飛機到現在幾乎一刻也沒停過。說實話,我陪他這一天自己也感到有些累,更何況教授還乘過十個小時飛機,克服著時差的困擾。明天根據安排他上午在論壇上有一個15分鐘的發言,我請他早點休息,說好明天早上在大堂見面時間,然後我們互道晚安後回到房間。

第二天早上,我早早起來準備早餐後先去會場看下,好為上午黑爾教授的發言做做準備。可沒想到,在電梯處正好碰到教授本人,只見他身穿運動T恤,滿頭大汗,原來他已經在健身房跑完1個小時後回來,我真的佩服教授的精力,感覺他渾身都是能量。我們說好8點半在酒店大堂見面,讓後我帶他去會場。


斯特凡黑爾教授印象——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接待小記

上午,教授的發言可謂非常順利,短短的15分鐘演講裡他談到了自己小時候如何為了更好的發展機會決定從羅馬尼亞來到德國發展和生活,並在那裡完成了博士學位,如何克服種種困難,突破19世紀德國科學家傳統的衍射邊界理論,運用STED方法,研發出了超分辨率熒光顯微鏡,在基因研究、生命科學方面讓研究人員看到更細緻的分子層面的動態,為這些領域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從儀器方面做出了突破性貢獻。在演講中,教授指著自己年輕時進行博士研究時的照片,當時的他還留有一頭烏黑的捲髮,不失幽默地對臺下聽眾說道,“不管你們相信不相信,這位頭髮濃密的年輕人就是我”,引得聽眾們一陣大笑。整個演講雖然討論的是光學、分子生物研究儀器方面的貢獻,但是內容深入淺出,這讓不同背景的聽眾一點也不覺得枯燥難懂,這從演講後的提問和激烈討論中就可以看出來。現在,斯特凡·黑爾教授已是世界著名的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所長,並在德國、瑞士、美國等多個國家擁有實驗室。在中國,他的公司和蔡司也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就在上海的浦東張江,為中國各研究機構的實驗室提供高清晰的顯微鏡,我由衷的感到高興。

其實,從論壇第三天的中午開始,黑爾教授在本次論壇的活動就已經結束了,因為根據安排,上海交大閔行校區已邀請教授在31日下午去學校做進行一場關於納米顯微鏡方面的專題報告,隨後第二天受北京中關村方面邀請進行學術交流和訪問活動,活動結束後從北京直飛德國,這些活動交大方面作為邀請方全程安排了接待和送機,因此,我在此次論壇中的接待活動也就於31日結束了。


斯特凡黑爾教授印象——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接待小記

回顧和黑爾教授相處的短短兩天,他還是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首先,作為一位國際知名的諾貝爾物理學家,他是那麼的平易近人,一點沒有架子;其次,作為一名德國科學家,他的嚴謹、守時的態度、以及對待工作的熱忱和強烈的責任感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尊敬。因為在論壇期間他沒有國內手機,我又不願意過多地打擾他,我只能事先和他約好見面的時間地點,和志願者一起帶他進入會場,以及引領他參加其它活動,但每次他都準時出現在約定地點。黑爾教授還給人感覺是一位精力充沛、充滿活力的人,喜歡健身,懂得如何放鬆自己,據說他的薩克斯也吹得不錯。總之,和這樣一位科學家接觸之後,我之前的一些顧慮全都煙消雲散了,剩下的只有尊敬和喜愛。

臨別時,黑爾教授握著我的手,說這次論壇的組織接待工作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感謝論壇的精心安排,感謝我這兩天的陪伴,他會帶他的家人再次來上海。看著他上車遠去,我感到有點不捨,也感到自己是幸運的,希望他能多來中國進行學術交流,助力中國早日成為科技和創新強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