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吃雞少年墜亡,到底是誰把孩子“推向了窗外”?

玩吃雞少年墜亡,到底是誰把孩子“推向了窗外”?

今天一則悲傷的消息上了熱搜榜首,我點進去看了一下,內容跟我通過標題猜測的差不多。

從電腦開始普及的時候,電腦遊戲就被廣大家長視為頭號毒瘤,以後隨著網絡的發展,智能手機的普及。遊戲也是與時俱進。但是不管遊戲怎麼設置防沉迷,依然擋不住未成年人對它的痴迷。

每年好像都有因為玩遊戲而人命的事件,每當這時,輿論就會一邊倒地對遊戲進行口誅筆伐。但是讓我們冷靜一下,這樣做,是不是有點不公平?

分析一下,遊戲被設計出來的初衷是什麼?是賺錢,也可以說是一個賺錢的載體。這和任何的商品是一樣的,都是為了賺錢而出現的,而並不是為了害人。

我舉幾個例子大家分析下,每年世界上那麼多車禍,或自己開車出事,或被撞身亡。為什麼沒人去起訴汽車生產商?生活中切菜剁肉被刀所傷,為什麼沒人會去起訴刀具廠商說刀太鋒利了?每年墜樓的事件也很多,為什麼沒人去起訴開發商說樓蓋的太高了?

玩吃雞少年墜亡,到底是誰把孩子“推向了窗外”?

但是為什麼玩遊戲而出事了,我們就要去起訴遊戲公司?大家不覺得這本末倒置了嗎?就因為有了“未成年”三個字嗎?

其實小編並沒有要為遊戲正名的意思,遊戲公司固然有錯誤,但是我覺的更多的過錯在於父母學校的教育。

做父母的想一想,你經常會陪孩子嗎?你細心留意過孩子的一舉一動嗎?發現問題時你正確的引導教育過嗎?

給孩子更好的物質條件無可厚非,但是孩子的精神世界同樣需要父母的參與。

家長們醒醒吧,不要等出了事再一味的去埋怨,很多時候悲劇是可以避免的。

玩吃雞少年墜亡,到底是誰把孩子“推向了窗外”?

文章寫得有些粗糙,有不同意見的歡迎來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