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站位 找准定位 踩实落点|黑龙江省检察院公诉部门在研讨中探索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路径(第889期)

提高站位 找准定位 踩实落点|黑龙江省检察院公诉部门在研讨中探索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路径(第889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捕诉合一”,公诉部门如何做好逮捕职能与公诉职能的有机衔接;“两法”的修改,公诉部门又该如何通过机制的完善,加强管理,强化指导,实现高远站位,高点定位,争先进位?12月20日下午,黑龙江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乔洪翔与公诉一处、公诉二处及各市(分)院、基层院公诉部门部分干警,就如何以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为契机,聚焦问题短板,破解顽症痼疾,推动全省公诉、未检工作创新发展等问题开展座谈研讨,掀起了一场公诉战线“头脑风暴”。

提高站位 找准定位 踩实落点|黑龙江省检察院公诉部门在研讨中探索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路径(第889期)

△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乔洪翔出席研讨会

据了解,为保证活动质量,大讨论活动计划分五次进行,每次由担负不同职责的干警参加座谈研讨。第一次由省院公诉一处(除未检部门的同志)的同志参加;第二次由省院公诉一处选择的市(分)院、基层院的公诉同志参加;第三次由省院公诉一处未检科、各市(分)院、基层院未检部门同志参加;第四次由省院公诉二处的同志参加;第五次由省院公诉二处选择的市(分)院、基层院的公诉同志参加。

在第一次座谈研讨中,公诉一处干警在开展研讨前,做了精心的部署安排,先后学习了省委和省院关于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在此基础上,研讨人员紧紧围绕当前检察机关改革的热点、焦点问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破思维禁锢,提出思路建议。

提高站位 找准定位 踩实落点|黑龙江省检察院公诉部门在研讨中探索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路径(第889期)
提高站位 找准定位 踩实落点|黑龙江省检察院公诉部门在研讨中探索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路径(第889期)提高站位 找准定位 踩实落点|黑龙江省检察院公诉部门在研讨中探索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路径(第889期)
提高站位 找准定位 踩实落点|黑龙江省检察院公诉部门在研讨中探索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路径(第889期)

关于新时期公诉工作的核心和公诉部门的职能定位,公诉一处的李欣、张士利认为当前公诉的核心是办案和监督,要以司法办案为中心,聚焦监督主责主业,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核心展开;赵亮认为,新的刑事检察工作格局是“三位一体”的,“三位”是逮捕、公诉和监督,“一体”是以办案为中心,在监督中办案,在办案中监督。

关于省院公诉部门的职能定位和工作重心,公诉一处张士利认为,要进一步做大做强省院的“大指导”职能,将对下指导嵌入办案,做到“办一个案件,影响一片”,通过对下指导,提升下级院的案件质量和监督效果;滕飞认为,要选取某几个单项工作重点部署落实,并持续推进、久久为功,高质量打造亮点工作;李琳、黄义博认为要注重对年轻同志的培养和锻炼,要建立处室案件的具体分类标准和科学规范的管理运行机制;任文、冯磊认为要以内设机构改革为契机,加大与监察委的沟通力度,进一步提升职务犯罪案件质量;张蕾、孙胜男建议充分发挥支部委员的作用,把支部工作做活、做实、做出实效。

关于公诉战线的未来发展,公诉一处李欣认为,新时期公诉工作要重视庭审,探索与省法院共享直播平台,扩大庭审直播范围,对下级院的庭审随时抽查、随时评比、随时评议;赵亮认为,各市(分)院要对本地区的公诉工作进行客观科学评估,把握本地工作、队伍特点,打造本地特色、亮点;李琳认为,要以“两法”修改为契机,构建全省速裁程序、认罪认罚从宽简易程序、认罪认罚从宽普通程序相互衔接的立体多元诉讼体系;黄义博提出要把工作重心下移,聚焦基层,引导基层公诉干警端正价值观,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发挥好“传帮带”作用,打造一支高素质、稳定、专业化的龙江公诉队伍;宋超通过无罪案件、撤回起诉案件复查认为,应当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规范业务流程,严守公诉工作的生命线。整个一下午的座谈研讨,在热烈的氛围中有序进行,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提高站位 找准定位 踩实落点|黑龙江省检察院公诉部门在研讨中探索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路径(第889期)

△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乔洪翔边听边记录“大家围绕“捕诉合一”“两法”修改、省院公诉部门的职责定位、战线和处室存的问题和短板、提升办案质量、发掘和打造工作亮点、落实省院党组关注和部署的重点工作等问题,共话新时期公诉工作的未来,共商助推新时期公诉工作发展的“妙计良方”,思考的很深、很全面,发言质量都很高,碰撞了思想的“火花”,体现了新时期公诉人的责任和担当。”乔洪翔副检察长在听了大家的座谈讨论后,对如何解放思想推动公诉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指导性建议:一是要体现政治站位、大局意识,方向对了,视角才会准确,思路才能明晰,方法才能有效;

二是要找准定位,深思熟虑,要站在全省、全处视野中去考虑问题,谋划思路,发表观点要经过认真研究,悉心准备,体现思考的深度和观点的准度;

三是要大处着眼,小处落脚,不仅要有宏观的思考和分析,还要有具体的路径和方法,不仅要知道做什么,还要想好怎么做,如何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