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直言:老師多次講的題目還反覆出錯,85%是沒有做好這三點

不少家長反映學生在做題的時候,經常會在某一道題上出現反覆的錯誤。這些問題往往是老師在課堂上已經講了多次,而學生仍然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錯。

有些學生在經過老師講解後當時會做的題目,但在一段時間過後,面對同類型的問題還是會犯同樣的錯,到底是老師講的不夠透徹,還是學生掌握不牢固?數學老師給出了答案。

一、學生盲目的做題和死記硬背容易導致反覆出錯

很多家長為了孩子能有好成績,為他們買了大量的習題集,或責令他們背下解題的思路和公式。這些做法恰恰是學生難以掌握知識點導致反覆出錯的原因。

首先,盲目的題海戰術缺乏對題目的質量和處理水平的重視,其結果是步入“低效率、重負擔、低質量”的惡性循環怪圈,不僅沒有達到對題目加深印象的目的,還容易造成知識點的混淆。

其次,對於數學題來說,技巧和邏輯才是真正的解題關鍵。強迫式的記憶只能應對基礎題型,卻無法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學生一旦遇到該題的變體通常就會“原形畢露”。

班主任直言:老師多次講的題目還反覆出錯,85%是沒有做好這三點

對症下藥:掌握知識在於科學系統的訓練

很多題型學生看著都會,但做起來卻反覆錯。其實就是缺乏科學系統的練習。弄懂題目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才能避免“一錯再錯”。

二、對知識掌握的熟練度不夠,一知半解,似是而非

有一些題目,學生認為自己是會做的,因為平時做對過,只是考試錯了。但很可能是他們只看過1-2次,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很多概念的細節到底是什麼?並未深究。在考試有時間限制和壓力的情況下,人通常本能的選擇自己大腦中最先搜索到的記憶存儲,而這個記憶和認知很可能是錯誤和疏漏的。

對症下藥:從錯題入手,嘗試寫出解題過程甚至是講解題目

提高效率,從錯題入手。我們不能只盯著錯誤,而要追溯思考過程。其實孩子學習過程中,大部分錯誤都不是偶發的,而是成批出現同類錯誤。在追溯思考過程中,會發現根源往往是簡單的概念沒有完全理解,或者乾脆是理解有誤。

班主任直言:老師多次講的題目還反覆出錯,85%是沒有做好這三點

怎樣追溯思考過程呢?最簡單的方式是要求孩子寫出題目的解題過程。這也是中小學銜接中值得重視的問題。有的孩子雖然能得到題目的正確答案,但是思路卻是模糊的。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看似同樣的題,有的時候能做對,有的時候就做不對。

此外,還可以讓孩子試著去講解題目,如果做到能講解題目,表示確實理解了。通常在講解過程中,也會不斷髮現自己知識上的漏洞。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讓孩子給自己講題,這對雙方都是一個提升的過程。

三、學習習慣問題

很多孩子寫作業不認真、不檢查、不喜歡打草稿、不肯寫步驟等,也都是習慣的問題。還有書寫習慣等,也會導致一些粗心問題。還有的孩子做題喜歡跳步驟,不但容易錯,還會導致按步得分時得不到前半部分應該能得到的分。

班主任直言:老師多次講的題目還反覆出錯,85%是沒有做好這三點

對症下藥:草稿紙上先畫圖,畫圖常常能使自己的思維清晰

不要“想當然”地認為自己會做某一道題,就忽略了基本的步驟。戒驕戒躁,把每一步落實到筆頭。題目會做,卻在考試時丟步驟分,是最可惜的。

另外,有的孩子喜歡對同一題給出多種算法的樂趣,這其實也可以幫忙檢查出一些錯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