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歷史上最早運用蒸汽原理的古代玩具-走馬燈,你瞭解多少

收藏不僅僅是收藏一件器物,更多的是收藏一段過往,收藏一種文化。

在我國有一個成語叫做走馬觀花,他的意思是騎在馬上觀看花草,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而有的人則是認為走馬觀花一詞是指走馬燈。

走馬燈這一器物,想來很多朋友應該都有耳聞,但卻不知為何物,其實走馬燈在我國算的上是有歷史的老物件。

對於歷史上最早運用蒸汽原理的古代玩具-走馬燈,你瞭解多少

最早的記載是在數千年前的漢朝。同時在我國大量古籍中,都有關於走馬燈的記述。

如南宋· 周密在《武林舊事·卷二·燈品》中說:若沙戲影燈,馬騎人物,旋轉如飛。

走馬燈是中國特色工藝品,亦是傳統節日玩具之一,屬於燈籠的一種。常見於除夕、元宵、中秋等節日。

對於歷史上最早運用蒸汽原理的古代玩具-走馬燈,你瞭解多少

走馬燈上有平放的葉輪,下有燃燭或燈,熱氣上升帶動葉輪旋轉。輪軸上有剪紙,燭光將剪紙的影投射在屏上,圖像便不斷走動。因多在燈各個面上繪製古代武將騎馬的圖畫,而燈轉動時看起來好像幾個人你追我趕一樣,故名走馬燈。

走馬燈所運用的原理與現代燃氣渦輪工作原理有異曲同工之妙,也可以直接說,這是燃氣渦輪的原始狀態,由此可以說:對於蒸汽的最早應用應該單屬於我們中國,但可惜的是它的作用只體現在一件玩具身上。

對於歷史上最早運用蒸汽原理的古代玩具-走馬燈,你瞭解多少

(能力所限,有所不足,望見諒,在此十分感謝提出意見的諸位。如果您對收藏有什麼獨家心得,請留言我們共同探討。投資有風險,收藏需謹慎。我們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