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聯的“獨角獸”拼圖

時代財經APP記者 童潔

在美國數據分析公司 PitchBook 於年初發布的《2017 年全球最新企業估值名單》中,有57家初創型企業進入“獨角獸”隊伍,其中來自中國的多達18家。

從2013年難覓獨角獸企業蹤跡,到2017年新增18家獨角獸企業,中國的“獨角獸”正在走向“群舞”時代。“從零到有”的轉變背後,新興科技的高速發展只是箇中原因之一,各路資本的關注和追捧則是更有力的推手。

這當中不乏地產商的蹤影,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中,新華聯集團董事局主席傅軍提交了關於鼓勵獨角獸企業在A股上市的提案。他指出,應鼓勵螞蟻金服、華為、小米等在A股IPO,要大膽探索嘗試同股不同權,放開重組審批,鼓勵海外創新型上市企業迴歸A股或在A股分拆上市。

在商場打拼數十年的傅軍對市場風向有著敏銳的感知力,其能在獨角獸企業迎來風口時提出上述提案也並非偶然。實際上,在“鼓勵獨角獸企業上市”的提案背後,傅軍所執掌的新華聯早已嗅到投資獨角獸企業的契機。2016年以來,新華聯已經以間接或直接的方式投資了十餘家獨角獸或準獨角獸企業。

傅軍的獨角獸拼圖

作為新華聯集團的掌門人,傅軍以185億元的財富入選《2017胡潤全球富豪榜》,他在2016年出資10億入股由馬雲和聚眾傳媒創始人虞鋒聯合創辦的雲鋒基金,而這一平臺正是新華聯染指獨角獸企業的跳板。

新华联的“独角兽”拼图

圖:新華聯集團董事長 傅軍 來源:視覺中國

成立於2010年初的雲鋒基金從成立之初就“高人一等”,帶著馬雲和虞鋒的“光環”,這家投資公司吸引了2017新財富500富人榜中的20名富豪入主,這些富豪的身家總計超過7000億元。

一眾大咖的加入讓雲鋒擁有更多的機遇和資源。從雲鋒官網展示的投資項目中可以看到,螞蟻金服、阿里巴巴、小米、依圖科技、融360、口碑等獨角獸企業一一在榜。據時代財經不完全統計,自2010年成立以來,雲鋒投資了近50家企業,涉及互聯網、醫療、大文娛、金融、物流與消費等領域,其中有十餘家為獨角獸企業。

獨角獸企業之所以能夠吸引各路資本,在於其充滿想象力的成長潛力和利潤空間。在雲鋒的投資中,諸如螞蟻金服、小米這樣的“優等生”成長速度迅猛,一年之內估值增長數百億美元的案例不在少數。

且今年開始,證監會表示為獨角獸企業打開“綠色通道”,這讓獨角獸企業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間。“獨角獸企業的發展和迭代速度非常快,所以高估值的企業更能打動資本和市場。”經濟分析師葉榮添向時代財經表示,現在A股和港股都在鼓勵獨角獸企業的迴歸,而上市或將成為獨角獸企業走向“巨無霸”公司的捷徑。

在雲鋒投資的獨角獸企業中,已經有了成功衝刺資本市場的樣本。4月3日,寧德時代順利闖關過會,此次衝刺IPO,寧德時代前後用時僅24天,打破此前富士康36天過會的記錄。

寧德時代是全球第三大電池供應商,市場份額佔比超20%,已進入寶馬、奔馳、大眾等國際一流車企的供應體系。2016年,雲鋒看中了這匹電池業的“快馬”,同年12月,雲鋒入股其中,彼時,寧德時代的估值約為800億人民幣。此次過會後,寧德時代估值將達到1312億元左右。

除了雲鋒這一平臺之外,新華聯也在主動尋找投資獨角獸企業的機會。去年2月,新華聯集團與OFO共享單車公司簽訂投資參股協議,新華聯集團投資2500萬美元入股OFO。在《2017中國獨角獸企業榜單》中,OFO共享單車以26億美元的估值與摩拜單車並列第40位。

此外,新華聯還通過股權投資的方式入股了蒼穹數碼、騰訊音樂、蘇寧金服、科達潔能、小贏科技等數個具備獨角獸潛質的互聯網企業。

“互聯網科技等新興行業是獨角獸企業的集中區域,如果想通過投資獲利,前瞻性投資準獨角獸企業非常關鍵。準獨角獸企業的估值一般不算太高,投資人能夠很好的控制投資成本,這些企業一旦成長為獨角獸,估值會以幾何速度增長。”葉榮添說。

漫漫的轉型路

但相比投資獨角獸企業的風風火火,新華聯在其主業——地產業務上的進展,則顯得蕭條許多。1月8日,轉型升級加速的新華聯公佈2017年業績預告。其預計,2017年新華聯可實現淨利潤8億元至9億元,同比增長52.7%至71.8%。

但利潤的大幅上漲背後其實是新華聯拋售資產的動作。去年11月,新華聯將旗下北京恆興長基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100%的股權及債權轉讓給麥維斯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作價11.3億元。新華聯亦坦言,利潤同比大幅提升與整體轉讓北京寫字樓物業及其所屬公司股權不無關係。

2012年以來,新華聯踏上“轉型”道路,其計劃從單一的住宅開發轉向住宅地產、商業地產和文旅地產三輪齊驅,尤其在文旅地產領域,新華聯做好了“大幹一場”的準備。

“2012年是新華聯‘練好內功’的一年,而公司未來的目標就是躋身一線房地產企業行列。”這樣的表態言猶在耳。自此,新華聯陸續簽下長沙銅窯國際文化旅遊度假項目、安徽蕪湖新華聯文化旅遊老街項目、新華聯平谷商業中心項目等數個文旅項目,還與四川廣元市政府籤牽手打造國家級旅遊城市。

對文旅地產充滿野心的新華聯還瞄準了海外市場。2015年,新華聯收購了金六福投資50.41%的股份。金六福是傅軍早年整合收購中國酒業資產時在H股搭建的資本平臺,回購金六福的股份之後,新華聯將其更名為“新絲路文旅有限公司”。

這意味著,更名後的“金六福”將成為新華聯為文旅地產拓展海外市場和獲取海外融資的新平臺。在最近幾年來,傅軍通過這一平臺,先後在韓國濟州島、澳大利亞悉尼等地獲取數個地產項目。

雖然在佈局文旅地產上做足了功夫,但文旅地產的轉型道路遠沒有新華聯想象中那麼簡單。資金沉澱、開發週期長、週轉慢等成為了新華聯後續發展的掣肘。

時代財經查閱新華聯歷年年報發現,轉型的前四年,新華聯的利潤呈現逐年下滑的態勢。2012年-2015年,其淨利潤分別為5.05億元、5.09億元、4.21億元及3.07億元,降幅分別達到17.49%、14.97%、17.12%和29.16%。這樣的局面在2016年才得到扭轉,2016年,新華聯錄得淨利潤5.24億元,同比增長70.35%。

一位不願具名的券商分析師告訴時代財經,此前新華聯結合零售業在商業地產領域發力較多,但是成效並不明顯。“新華聯早年在拿地上不佔優勢,市場格局變化之後,新華聯想要從大鱷手中搶到優質地塊就更加困難。轉型對其而言,可能稱得上是‘死馬當活馬醫’的一種嘗試了。”

儘管文旅地產的回報不如預期,但傅軍還是鐵下了心。2016年7月,新華聯宣佈其在A股的上市公司“新華聯不動產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新華聯文化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A股、港股兩個平臺齊齊更名只是新華聯加快在文旅地產領域佈局的第一步,與此同時,新華聯也在嘗試用旅遊業務來為文旅地產增加聯動效應。去年,新華聯分別拿下房山十渡國際旅遊度假區項目及湖南海外旅遊有限公司60%股權。

前述券商分析師表示,由於旅遊地產開發週期長的特性,大部分房企會採取住宅銷售反哺文旅地產的方式來支撐公司正常的運營和增長,但今年來文旅地產在新華聯業務中的佔比逐步增大,長遠來看,新華聯需要具備較強導流能力的旅行社資源將其文旅地產業務向前推進一把。

按照新華聯的規劃,未來以文化旅遊為依託的房地產銷售在新華聯的佔比要達到60%至70%。安信證券研報指出,隨著新華聯旗下項目的相繼落地,2018 年其文旅+金融業務進入持續收穫期,預計2017-2019年,新華聯的收入增速分別為25.7%、32.3%、19.4%,淨利分別為8.32億元、10.87億元和13.11億元。

【更多相關資訊,請移步各應用市場下載“時代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