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電狂響》之手機的故事……憑什麼一個小成本電影三天票房過億?

這部《來電狂想》,以七位人物公開每個人手機裡電話、短信為背景,最後引出一系列人物背後情感風暴的故事。豆瓣評分6.1分,但票房卻一路飆升。小成本電影從商業化角度來看,上映三天就有過億的收入,確實可以說是贏家。從劇情和笑點來看的話,值得肯定的是,這部影片有其出彩的地方。

《來電狂響》之手機的故事……憑什麼一個小成本電影三天票房過億?

首先定位成為一部搞笑片的話,可以說是這是一部合格的電影。同開心麻花的其他電影是一個系列的,作為一部打發時間同時又不覺得很無聊的電影,看它至少不會覺得票白買了。

首先演員角色間的個性十分鮮明,有區別性,基本上每個人都代表著一類人群。就拿“吳小江”來說,電影中很多笑點都被他包攬,有點小心思,但是又不敢作出太出格的事情。編劇賈迪一副小白臉的樣子,吃軟飯,但是又不服輸,對很多都可以妥協的,但是其實他才是最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從最後的劇情便可得知……

《來電狂響》之手機的故事……憑什麼一個小成本電影三天票房過億?

拋開人物,說說人物中間的核心——情節。就像,不知道手機會在什麼時候響,會是誰打過來的一樣。這就是這部劇的魅力,對下一秒的未知與期待,讓人有更加想看下去的慾望。明明知道最後是什麼,但是還是喜歡剝筍抽絲般,享受這個過程帶來的快感。其實,從每個人物性格出發,便不會驚訝於情節的發展。從這點來說,這可是說是一部中規中矩的電影。

很多人說,這個中間折射出中國式夫妻的相處模式。如果像吳小江與李楠的相處方式來說,儘管在電影中兩個人是爭吵的最兇的人,但兩人也是這中間最相愛的一對。因為關心,才會更加在意對方的一舉一動,更好奇對方的想法等。這也是中國許多恩愛夫妻的相處模式,儘管互相都有不滿意對方的地方,但是還是會像吳小江與李楠那樣,選擇在最後一同從房間出來,上了同一輛車。也相信,這兩個人會彼此相互糾纏一輩子。

《來電狂響》之手機的故事……憑什麼一個小成本電影三天票房過億?

與之相對的是,像老師文博與心理醫生戴戴那樣,名義上的恩愛夫妻,其實早已是熟悉地兩個陌生人。毫不關心到,連爭吵都沒有。就像戴戴問文博,“你就一點都不好奇我為什麼隆胸?”文博淡淡地說了句:“不好奇呀。”這也是為什麼,最後戴戴選擇離開的原因。與其說是離開,倒不如說是放手。

《來電狂響》之手機的故事……憑什麼一個小成本電影三天票房過億?

可以說,這部電影有百分之八十是劇情和演員撐起來的,還記得李楠手發抖的摸著自己的裙子,為了證明自己是清白的表情;也還記得笑笑看著文博的那個意味深長地說了句“為什麼?”。

至於導演想表達的電影主題,想必來說還是比較雜亂的。究竟是想說手機把人給圈住了,還是手機可以給人溫暖?電影中間會延伸講一些其他人的故事,如“外賣小哥”、“網絡主播”、“收銀員”等等,很多時候就像是電影附帶的尾巴一樣。這個手法很像《羅拉快跑》電影中,當女主碰上某些人的時候,用幾張快閃動的畫就可以詮釋一個配角的一生,為電影增添了不少樂趣。但是這裡卻有點拖沓,導致最後電影很像是為了湊夠某些情節,而去刻意安排某些人進來一般,顯得畫蛇添足。

《來電狂響》之手機的故事……憑什麼一個小成本電影三天票房過億?

從作者看來,與其說是手機阻隔了人,倒不如說是人自願將自己隱藏在其中。其實當所有人手機公開的那刻,就像是打開了一扇可以照見自己的門。每接一次電話或短信,就離真實的自己越近一步。最後,這7個人都照見了自己,也看到了對方。

笑笑選擇迎難而上、戴戴選擇瀟灑放手、吳小江和李楠選擇更加理解彼此、富家女漏出本來面目、賈迪選擇不偽裝地去愛……

也希望你能在手機上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找到點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