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科技擬投建年產100萬噸鋰輝石項目

圍繞新能源鋰電材料為主線,這家上市公司正在構建一條原材料閉環線。

2018年12月29日,光華科技(002741)發佈公告稱,同意公司投資建設年產 100 萬噸鋰輝石選礦項目,項目總投資為人民幣約1.57億元,其中建設投資為 1.44億元,鋪底流動資金為 1241.09 萬元,建設週期為12個月。

公告披露,本項目為選礦工程項目,項目產品為鋰輝石精礦,為碳酸鋰的主要原材料。碳酸鋰是生產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重要原材料。本項目的投資建設,有利於控制公司主要產品上游原料的供應,繼續構建和完善公司鋰離子電池材料價值鏈的前端,以增強公司鋰電池材料主要產品的價值鏈優勢,符合公司鋰電池基礎材料平臺化發展的戰略。

經歷2018一整年的市場變化後,電池級碳酸鋰從其年初的17萬元/噸,到年底價格降幅已經超過50%。2019年一季度,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變動將直接影響整個產業鏈條的鋰電材料價格。

光華科技此時佈局碳酸鋰的邏輯主要圍繞正極材料而展開。2017年,藉助在專用化學品領域的積累,光華科技切入鋰電行業,並選擇以正極材料為突破口,擬投建“年產1.4萬噸鋰電池正極材料建設項目”。

目前,為了充分保障正極材料的原材料供應和走出自己的差異化競爭路線,光華科技選擇從兩個維度著手:一是擬自建上述年產100萬噸的鋰輝石項目;二是佈局動力電池回收。

動力電池回收方面,光華科技是國內第一批具備工信部審核資質的動力電池回收企業,目前享有官方認證的企業共計只有5家。

此外,光華科技已經建成一條150噸/月的電池回收示範線,產能達到1000噸/月,隨著新產能的投建,電池回收業務有望放量。與包括北汽集團旗下北汽鵬龍、南京金龍、廣西華奧汽車、中國鐵塔廣東分公司等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一方面,電池回收得到的貴金屬等材料可以用作生產正極材料的原材料,打造“電池拆解回收-資源再生-正極材料”的產業閉環;另一方面,通過鋰輝石項目掌控上游,光華科技致力於打造“鋰鹽-三元前驅體-三元材料”的正極材料產業鏈。這為其2019年拉開了鋰電市場的新序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