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悲傷額故事,手機依賴症

中國是個泱泱大國,各種發展都很迅速,科技上也不例外,從2000年開始中國開始普及手機以來,人們對這個新型的交流工具可謂是愛到極深,直到現在成為了人們離不開手的一件物品,據外媒報道,根據調查,中國人對手機的依賴程度在全球排位上居第一位,可是,這並不是一種好的現象,也就是說中國人在慢慢患上“手機依賴症” 前景堪憂。


這是一個悲傷額故事,手機依賴症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7月27日報道,外媒評論中國人對手機的“喜愛”程度,不禁讓人擔心,這樣下去中國人會不會被吸到手機屏幕裡。

中國人患上“手機依賴症”

在中國,人們在吃飯的時候單手玩手機,眼睛不會看著飯而是一直盯著手機,上班是在擁擠的辦公樓的電梯裡,也有人拿著手機再玩,甚至開會時候也會躲在桌下玩手機,就連過人行道的時候也放不下手中的手機,人們這種爭分奪秒的玩著手機,看到這樣的景象,不免讓人很擔憂。


這是一個悲傷額故事,手機依賴症


雖然在這個時代,手機確實為我們提供了很多的便利,現在出門,都可以不用帶現金,帶一部手機,就能輕鬆完成吃飯、打車、網上購物、銀行匯款、朋友間的金錢往來等,但是方便至於卻充滿著很大的隱患,手機在不短的升級,越來越迎合人們的需求設計,以至於人們對手機患上嚴重的“手機依賴症”。

除此之外,甚至和朋友見坐在一起,都在用微信和QQ聊天的大有人在,確實方便很多,也能說出很多面對面說不出的話,但是缺少了一份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交際能力也會變得依賴手機,面對面的溝通也會越來越下降。

德國《世界報》網站在5月6日報道也稱,很多中國人離了智能手機沒法活。在中國,特別是所謂的“80後”和世紀之交出生的年輕人用手機來購物、訂餐、看房子、安排旅行和尋找另一半。甚至連計劃生孩子都用程序來完成。桌上電腦應用、信用卡和傳統的電話預約不再受歡迎。

娛樂活動較少?

在日本的《日本經濟新聞》網站報道認為,中國人對於智能手機的依賴並不止智能手機帶來了快捷方便的生活,可能是把智能手機當成一個娛樂工具,像小夥伴一樣陪伴。

據報道稱,中國在娛樂方面的活動較少,信息的領域也有限,人口太多,所以在人口流動上也會有很多的限制,在這種約束的環境下,和歐美髮達地方相比,智能手機對於國人來說很是重要。


這是一個悲傷額故事,手機依賴症


除了娛樂之外,在生活中手機會起到排解生活煩惱的作用,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報道稱,在中國手機多少有助於排解生活中的煩惱。中國的現實情況是人們可以免費無限量下載喜歡的節目和音樂。日本的人氣動漫和音樂也能在中國免費欣賞,所以大家走在街上就可以看見很多兩耳插著耳機的人群。

在之前的外媒各種調查中,就有外媒稱,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聯網文化——大約6.49億人上網,其中86%用手機上網。而據臺灣“中央社”7月27日則稱,人們花在上網的時間多少,與工作生產力無關,而是娛樂選項的問題。人們找樂子的方式愈多,如外出旅行、郊遊或上館子,上網的時間相對就少。反之,一個人娛樂的選擇受限的話,就只能花更多時間上網,畢竟,上網成本是固定價格。

其實在這些方面上,也確實存在,隨著4G和準5G網絡推廣迅速,中國年輕人在智能手機使用方面已經超過了西方的同齡人。另外,除了80後,90獲得年輕人也是這樣的一個現狀,在90年代出生的年輕人做什麼事請都是用智能手機在搞定,對此,有專家稱,中國正在形成首個“智能手機搞定一切”的社會。

過度依賴手機有害無利?

過度依賴手機有害無利這是肯定的,在過去因為玩智能手機出現的事故也不少,先不說別的,低頭玩手機也是近年引起交通事故的主要兇手,無論走路騎車開車因為低頭玩手機導致的交通事故比比皆是就在開車的時候以及過斑馬線的時候,依然放不下手機,那就是對於你生命的無視了。


這是一個悲傷額故事,手機依賴症


另外,如果和家人朋友一起坐著,都做低頭一族的話,會忽視身邊親人朋友的情感,當然有很多的例子告訴大家過度的依賴手機對自己的隱患,除了生活上的隱患之外,身體上也會有傷害,對眼睛、頸椎和手都會長期玩手機而造成傷害。手機的世界雖精彩,但大家還是要剋制自己,注意合理安排生活和作息,手機雖好,可不要貪玩啊!

不過《日本經濟新聞》網站報道稱,由於中國國家的支持,大量資金都聚集到智能手機產業。現在在中國所見的情景,可能還只是手機依賴症的初期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